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分数”变“等第”减负效果几何?

日期:2013-2-20 09:14 阅读:

  昨天是上海中小学生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小学一二年级学业成绩变“分数”评价为“等第”评价的减负新政,引来各方热议。

  等第制造成“雾里看花”

  本报记者彭薇

  “成绩不显示分数,分等级,我们怎么能掂量孩子的具体水平呢?”昨天,不少家长对等第制表示疑惑。他们提出,小学一二年级正是学业打基础的时候,用等第制是否能真实反映孩子的学业水平?

  一些家长认为,从小学起,孩子正式进入学业学习阶段,要学识字、算术等,而分数是最能量化的测试指标,可以具体反映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进展。家住田林街道的王霞飞说,如果A等是优秀,B等是良好,孩子拿回来的成绩单是B,“不知道水平是更靠近A等,还是C等?”还有家长举例,如果是A等,那是90分,还是99分?分数相差也不小,让他们挺纠结。不少家长说,如果是打分,这个评定方式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分等第,反而有点“雾里看花”,只知大概情况,不了解具体水平。

  还有家长提出,按等第划分,每档的分数范围很大,至少有10分。如果孩子正好考了个“边界”分数,是否有些不公平?有妈妈举例:比如孩子考了79分,没到80分,被列入合格档,而不是良好档,“这对孩子来说,其实有点打击信心。”家长们说,其实不是计较1分、2分,考79分和考80分一样好,但因为1分之差就归入低一级的等次,担心孩子“看轻”了自己。

  最让家长纠结的是,如今中考、高考录取仍以分数为主,都是划定分数线的评价方式。一些家长建议,学校成绩评定方式,至少应该和招生考试 “对齐”,好让家长和孩子心里有底。家长们憧憬:“如果哪一天,所有升学录取都不按照分数线,而是以分数、能力、特长等综合水平‘打包’,统一评定等第,那我们也不用‘分分计较’了。”

  定性评价营造宽松环境

  本报记者李爱铭

  在长期按总分标准选拔考试的体系中,“分分计较”的压力成为孩子的常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将“分数制”改为“等第制”,将有助于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减负环境。

  对一些初高中学生家长来说,一分之差可能影响到升学录取的结果,相对看重一分两分也无可厚非。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分分计较并无必要。小学低年级以基础知识为主,当前考试学生普遍会达到八九十分。而且,区区几分之差,往往只是粗细心程度不同导致。但为了提高几分,孩子却要多付出几倍的努力。实行“等第制”后,成绩评价按档次划分,避免“分分计较”,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

  同时,小学低年级的“等第制”,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男孩吃亏”的问题。一些校长透露,女孩普遍比较精细,而多数男孩相对粗心,结果小学阶段女孩学科总分高、一路领先,产生男孩整体落后的结果。而如果改为“等第制”评价、避免总分累加,考到八九十分的男孩同样能归档进入“优秀”和“良好”序列,学业水平的评价结果将会更加“男女平等”。

  有家长提出,目前中高考仍实行分数制,小学低年级实行等第制,无法对接。其实,“等第制”已经在上海高考中部分实行——目前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就采用等第制,2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每年自主招生时,以学生相关学科“几个A几个B”来设定门槛。近年来随着招生考试改革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社会实践等很多“定性”的指标也逐步纳入中高考自主招生选拔体系。变关注分数为培养能力、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体系,将是大势所趋。

Tags:分数,等第,减负,效果,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