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数量越来越多
孩子思考越来越少 张安仁1:目前的作业情况就是不公平的,作业的数量、内容、时限由老师说了算,而作为当事人的学生、家长完全没有任何发言权,无权质疑老师的专业水平、作业数量内容是否合理。对作业的讨论即是争取公平。 若是师生间可以自由讨论、质疑(作业),题目设计的缺陷、错误都能经由思辨过程发现、解决。但现在是老师教学泥沙俱下,学生照单全收。如此学生仅积累夹杂谬误的知识,智力却无增长甚至受损……大量的作业实例会让讨论更有操作性。不是要讨论出个真理,而是要让探讨作业的本义,让作业变得更合理…… 蔡-老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在的作业已经走到了学而不思的地步了,光练不思考,就可能会越做越糊涂。不信大家先问一下学生,你最近学了什么,他说的一定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因为他们没有静下来思考的空间与习惯。 作业的本来目的是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上所学知识,理清思路并进一步拓展,老师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与问题,并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进行矫正,但现在大家都沉浸在玩命低头做当中,忘了原来作业的意义。 在路上-大陆:教数学的目的,是让儿童弄懂逻辑关系,但现在很多题目出的就有问题,让儿童去解答一个本身就可以有很多理解的题目,是不合理的,尤其作为启蒙教育来说,重要的是出不会引起歧义的题目。这里我把这类错误归为教育的不必要的认知冲突,是必须避免的。数学教育中有三大结构是最重要的:“类”,“序”,“对应”。无论是教学还是题目,应当围绕这些本质关系做引导,而不是引导儿童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向上,最终使得儿童处于一种“猜题”和“猜答案”的状态。 虹宁1112:对于8岁以下的孩子,图文结合的数学题目是抽象的。没有亲身操作感知,就算“会做”,有时候还是靠机械记忆,真正理解很难。可我们给孩子的时间太少,总是嫌他们“太慢”,缺乏等待的淡定与耐心。甚至只要能做对题目就行,没真正搞懂无所谓,以后大了总会懂的。急功近利,孩子真可怜。 密西根湖畔的Diana:做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巩固、提升、开发还是刁难、惩罚,专攻考点?要把出发点想清楚了,方法才会正确。 学米屋梁博士:聪明的孩子进去,愚蠢的孩子出来。究竟是谁贻害无穷? zwb_卫彬:小学生现在学的东西很多都是没用的,根本是在浪费时间,该学的不教,不该学的学了一大堆,作业布置一堆,并且要按时完成,不做完就会遭到家长或老师的惩罚,小朋友为了不想遭到惩罚,只能马虎对待,导致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差,做事急躁…… “别人家”
孩子如何作业 密西根湖畔的Diana:美国学校很少布置重复性的作业,更不会有惩罚性的暴力作业,更多的是锻炼综合能力的挑战性项目,学生们需要做好项目计划,管理好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和资源。从自己选题,查找资料,阅读,分析,归纳,做判断,下结论,还要设计项目呈现方式,有时加当众宣讲……美国孩子学单词先学发音规则,懂得发音规则就知道符合发音规则的单词如何拼写。另需记得不符合规则的例子和简单的sight words。单词听写分两步,先pre-test(学之前听写),考对读音规则的理解;学生此后几天内再次听写,一周大概20至30个生词需要听写而已,通过pre-test知道缺陷,这样印象会很深。 明桥大二:日本的学生们把校园内的课外活动称作“部活”,每个学生都会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活动。学校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体育、艺术、手工、家政等不一而足,内容也五花八门。体育类的棒球、足球、篮球、游泳、剑道、柔道等非常受欢迎,而艺术类的合唱、乐队、绘画等也是学生们热心参加的项目。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校际之间经常会举办体育和艺术类的竞赛交流,春夏两季举办的日本全国高中棒球联赛(甲子园大赛)更成举国盛会。 学生们能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得益于日本的学校推行的减轻学生负担的“快乐教育”。学校一般下午3点放学,随后就是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时间了。学生们的作业量较少,小学生的作业通常10至20分钟即可完成,小学低年级的作业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回家给妈妈一个拥抱、观察昆虫、观察植物等等。 当然升学的压力,每个孩子都不可能回避。学生们到了初三或高三时,“部活”就停了,作业量也会增多。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考上名牌学校,会在放学后让孩子进入“塾”(类似于国内的补习学校)。有一个调查,日本初中二年级学生进入补习学校的比例是35.6%,而到高三时这个比例高达62.5%。 这样的作业,你怎么看? 学米屋梁博士
暴力作业比比皆是。 某同学不做作业,送到我们学米屋这里来。一看,50分。问他为什么不做,他说要抄四遍。再看他抄的第一遍,怎么多了?原来是课文不熟,要把课文的整个段落抄完。我让他抄一行,1分22秒!七行要10分钟,四遍就是40分钟。呵呵,这才是丢的50分里的4分!这是个别现象吗?这是学校所为吗? 40分钟,抄了三遍。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早期就这样被定格和磨损,这是学校该做的事吗? Tags:作业,那些,事儿,重复,暴力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