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罚款说起 据《北京晚报》(2000年10月18日)报道,“磕桌子罚10元,蹬椅子罚10元,扔废纸罚5元,迟到罚5元,上课说话罚5元……”这张罚款清单赫然贴在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八班的墙上已经一个多月了,不少学生已经尝到了老师这种所谓“有效的管理手段”的厉害,被罚最多的已经累计到60多元……据说这样的物质惩罚手段不仅存在于这个学校,北京其他一些学校的班级也有类似规定。 于此类似,也有老师在班级实行类似的惩戒制度,比如学生来校迟到了,一分钟罚款几角;学生考试不及格,一门课罚款几元;学生之间吵嘴打架,一人罚他几元等等。这些对学生实施罚款的做法确实不妥,我们为此感到不安。因为对学生实施经济处罚的行为,它不是一种能够达到正确教育学生目的的有效行为。因为,从学生本身来讲自己不是劳动者,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自己的学习劳动换来的是知识和能力而非金钱,故而无法支付罚款。因此,最终还只能由家长去掏腰包。试问老师这样处罚的目的何在?我们不难理解,罚款的确对学生有警戒作用,但是这里面很明显有不择手段、不负责任之嫌。有时非但不能达到正确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且还会产生许多消极作用。归纳起来,对学生采取罚款的惩戒方式大体可能产生以下不良影响: 第一,如果家长过于溺爱孩子,遇到罚款就帮孩子交上,这种自己犯错大人受罚的处罚模式容易助长学生对社会、家庭的不负重任的态度,以后,会渐渐习惯自己犯错可让大人承担责任,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极为不利。 第二,如果遇到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家长,再对孩子实施惩罚,那么想到:相当于孩子的一个错误受到两次惩罚。所以有的孩子就说谎或者对罚款另想它法。这样,教师的惩罚非但没有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反而助长了另一种不良行为。 第三,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而言,罚款的惩戒方式无形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这样会让家长慢慢心生怨言。 第四,从社会的角度看,罚款容易给社会造成不安的因素。一些受惩罚的学生,回家不敢向家长要钱,往往为了教罚金,有可能去偷东西,也有可能去敲诈弱小孩子的钱,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五,对于老师而言,这样做有推卸责任的成分。因为学生要交罚款就必须跟家长要,家长就知道自己的孩子犯错了,可能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老师可以轻易地把教育责任推给了家长。这种方法久之容易助长教师的简单急躁的教育心理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自此,学生再有错,教师不愿做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而是一“罚”了事。 可以看出,以罚钱代替教育的管理方式,背后反映出的是教育者不愿意研究学生问题不愿用心改善教育方式,忽视德育教育。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加以引导,帮助其改正是教师的天职。所以我们要一改以往的做法,特别是我们做班主任的。 做个好班主任应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尊重学生人格,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人格表率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没有尊重,就不能了解学生。你不尊重他,你想了解他,他会把你拒之门外的,没有尊重,不能了解,没有了解,就没有教育,所以说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的规范,就是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我们教育就是培养一定的人格。我们必须在人格方面做学生的表率,我们必须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去从事我们的班主任工作。 第二、要从班级实际出发,开展工作 班主任带班,肯定一个班级跟另一个班级情况不一样,当你接手一个新班以后,你要很好地研究这个班的实际情况。 1、我们要了解、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你的工作才能有针对性。2、要了解和研究家庭教育状况和家长群体的特点。3、我们要了解研究班级的环境,校园的环境,社区的环境特点与教育资源的情况。4、我们还要了解研究班级任课教师的特点。 第三、遵循教育规律 个重要的规律是学生参与的广度和参与的深度问题。参与的广度,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大家都是主人,关注每个学生嘛;参与的深度,看学生是不是在活动当中真的动脑、动口、动手,真正发挥积极性了。学习指导,问题学生教育等等都有规律可循。 第四、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班主任工作必须有计划,不能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现在,我们班主任工作是不是有计划呢?根据我对老师的了解,有计划,但是 许多 老师的计划不是那么务实。学校领导要求你有计划,老师总得写出几条,至于到期末总结的时候,我该怎么总结,那时候再说,没有真正的从班级实际出发,制定可操作性的计划,到期末根据计划,去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等等,没有这么细致的考虑。如果真的要把一个班带好的话,计划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依法执教 我们是执教者,我们是执行者,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按法律法规办事。首先要学习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就是安全教育。 总之,罚款的出发点虽然是为了教育学生,但这是不科学的方法,我们要针对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让他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教育,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Tags:生的,罚款,说起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