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家长教育困惑:是望子成龙还是教子做人

日期:2011-12-19 09:16 阅读:

     与西方大不相同,“望子成龙”可以说是中国绝大多数家长的期望,尤其是在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一个孩子不仅承载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期望。随着中国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父母、亲人在大幅提高对孩子投入的时候,也把更多的期望加诸于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圆自己的大学梦、艺术家梦等等。为了孩子成才,家长们不惜节衣缩食、奔波劳苦,一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蛊惑,让很多孩子从出生起就持续“被享受”着家庭收入无法承受的洋奶粉、贵族幼儿园、课外补课班、择校,耗干了家长的金钱与精力,耗尽了孩子们的天分与激情。孩子与家长的关系被扭曲了,家长既是奴役孩子上课外班的太上皇,又是为孩子节衣缩食做好后勤的奴仆;孩子们既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太子,又是必须听命于家长的学习奴隶。家长们欠了外债,自己无暇享受生活;孩子们衣食无忧,却恨不得砸了钢琴。分数、成名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些孩子平时看起来都是好孩子,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学有所成,如果没有意外,他们似乎个个前程似锦。然而,车祸是意外吗?妈妈没有钱是意外吗?按照王朔朔的性格,只要惹了麻烦就一定不惜一切去掩盖;小汪家里早已欠了外债,无法按时汇款是迟早的事。事实往往是残酷的,虽然王朔朔和小汪都已经超过20岁,是成年人了,他们应该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他们的家长确实难辞其咎。不恰当的爱,其实就是害。

    作为家长,王朔朔和小汪的父母,都是不称职的。王朔朔的父亲,严厉得近乎苛刻,导致王朔朔不敢犯错,或者说不敢让爸爸知道他犯错了;小汪的母亲则宽容的近乎纵容,自己节衣缩食,也不要求孩子打工,让孩子以为母亲掏钱就是天经地义的。他们的孩子虽然已经成年,但父母并未给他们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在人格上还是未成年人。也许当他们的孩子犯罪的一刻,父母才醒悟到自己的错误,感觉到自己对孩子的亏欠,但他们做的还只是希望减轻法律对孩子的惩罚,而不是去弥补错误。当然,有些错误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王朔朔的错误看似“一失足成千古恨”,但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在自己本该承担责任的时候,对被害人痛下杀手,心理扭曲程度绝不是一句“激情杀人”就能解释得通的。而小汪更是在伤害母亲之后,除了淡淡表示希望能与妈妈继续“母子关系”,甚至连后悔与忏悔之意都没有。这样的众人眼中的所谓“好孩子”,其实已经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别忘了孩子首先是人,别让他们在“成龙”的过程中,迷失了做人的本分,那可真是害人又害己。
 

Tags:家长,教育,困惑,望子成龙,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