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宜宾县2亿元“添砖”教育 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日期:2011-9-30 08:58 阅读:

        季秋时节,来到宜宾县观音镇小学,4年级1班的学生正在塑胶运动场上上体育课。“有了硬化的操场,现在上体育课好安逸哟!”课间休息时,一位学生满足地对笔者说。

  在这个校园内,笔者看见硬化的操场、新建的3个篮球场、标准的200米环形碳灰跑道、3000余平方米大草坪……整个校园显得那样大气,富有现代化。

  "十一五"期间,我县积极争取中央、省和市专项资金支持,对全县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造,共投入专项资金15892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资金10841万元,完成了14.86万平方米的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校舍的新建、改扩建。”宜宾县发改局纪检组长刘红精告诉笔者。

  据刘红精介绍,2009年,该县在“十一五”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基础上,按照新建筑标准和上级要求,对全县每个学校再次进行全面排危摸底,并提出了排危三年规划、年度计划。在扎实推进立项、可研和论证等项目前期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得到中央、省和市级部门支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分期、分批对全县教育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项资金19358万元(其中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3637万元、农村初中二期改造工程专项资金3996万元、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9000万元、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2725万元),解决全县幼儿和中小学学生教学楼、宿舍等问题,力争全县的教育基础设施“全新升级”。

  “加快教育设施建设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快校点布局调整步伐。通过调整优化,对农村分散、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合理布局、科学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益。”刘红精说,“十二五”期间,宜宾县将抓住国家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和学前教育建设工程等一系列发展机遇,结合县域、乡镇具体情况,充分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实施校点布局调整,合理撤并校点,把寄宿制学校作为农村学校建设的首选,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女子无人管、学生居住分散上学往返难的问题。

  “柳嘉没撤并学校之前,全镇共有4所初中,现在合并为柳嘉初中,全校1400多人,其中1000人住校,学生更集中了。寄宿制完善之后,家住得远的学生再也不用早出晚归了!”柳嘉初中的叶老师向笔者介绍到。

  宜宾县安边中心校校长刘军告诉笔者:“安边镇中心幼儿园是用以前的初中教室改造的,学生的教具大部分也是老师结合农村现有材料手工制作的,条件要比城里的幼儿园差一些。现在好了,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将让适龄幼儿都能享受均衡、优质、规范的学前教育。”

  从2012年开始,该县将启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5年内按计划、分批共投入9000万元,在全县新建94所幼儿园,基本解决全县幼儿上学问题。使幼儿园覆盖26个乡镇和所有行政村,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确保全县适龄幼儿都能享受均衡、优质、规范的学前教育。

  据悉,从2012年开始,该县农村初中二期改造工程(3996万元投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改造完成后,初中学生就不会在大班化的教室上学,迎来的是标准的教室和较为充足的学生宿舍。

  “目前,第一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3637万元将于近期下达宜宾县,对全县最后一批初中、小学教学楼等危房进行改造,将完成全县26个乡镇初中、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危房改造。”刘红精说,近2亿元的资金投入,将不断优化全县教育环境,促进农村教育向中心乡镇和县城集中的发展趋势,努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Tags:教育,宾县,2亿元,添砖,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