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中国教育也该酝酿“平权法案”了

日期:2011-8-24 09:25 阅读:

 

    “农村生源正被逐出我国重点大学”、“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类似报道在媒体上已不鲜见。现在,连与农村有天然亲近感的农业大学也似乎与农村学子渐行渐远了。据统计,中国农业大学今年的大一新生中,农村户籍生源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农村户籍新生仅占28.26%。穷孩子上不了名校并非最可怕,但如果“寒门再难出贵子”、“出身决定命运”成为一种趋势,并任其固化下去,难免会对社会发展造成障碍。

    为什么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的比例会降低?原因很简单:巨大的城乡、地区教育资源差距所致。俗话讲,名师出高徒,单从教师的学历起点上来看,我国城乡教师资源的差异甚大。据调查,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第一学历基本以中专和高中为主,大专学历仅占14.5%;县城小学和地市小学教师的第一学历以中专为主,省城小学教师的第一学历基本是以大专为主;而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小学教师的学历在向本科、研究生看齐。农村中学教师的第一学历以中专为主,县城中学和地市中学教师的第一学历水平基本以大专学历为主;省城中学教师的第一学历几乎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可见,农村学校教师学历起点普遍低是导致农村学子难入名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适龄人口的大学入学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达80%以上,但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农村适龄人口上大学的比率只有15%左右。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资源亦极为匮乏,对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讲,上大学——特别是上好大学,是个难圆的梦。

    目前,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巨大,如果再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农村生源被重点大学逐出”恐怕就不是危言耸听了。或许,当前正是出台中国版“平权法案”的时候,对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倾斜照顾。美国在这方面有不少教训与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参考。

    美国是富人的天下。曾几何时,其中小学的学区房制度,令富人家的孩子能上好的中小学,这使得富家子弟和寒门子弟在起点上就差别很大,因而也曾出现过“出身决定命运”、社会阶层固化的不利局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并向美国社会注入持续不衰的活力,四十多年前,美国的知识阶层发起了一场教育平权运动,出台强制性的“平权法案”来扭转教育不公,要求大学在录取学生时,照顾少数族裔,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给黑人、拉美裔和印第安人在大学录取方面降低分数线,让强势群体自觉地为弱势群体做出牺牲。

    “平权法案”实施之后,黑人和女性的大学录取率大大提高,知名公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经几乎是“纯白”的学校,在“平权法案”实施后,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被 “粉刷”得五颜六色:39%是亚裔、32%白人、14%拉美裔、6%黑人……此前,美国的少数族裔上大学的比例奇低,而到1997年,黑人、西班牙裔人、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占大学生总数的比重已经只略低于其族裔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正因为有“平权法案”,出身贫寒的奥巴马才能入读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家庭并不富有的骆家辉才能上耶鲁大学。如果拿中国目前的情况作类比的话,这个法案等于给那些处于逆境的农村孩子一个阶梯,让他们并未因求学时贫乏的教育资源而失去向上攀爬的机会。

    我国目前巨大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短期内难以扭转,但完全可以在高考这个环节进行改革。“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传统观,其实忽视了深层次的教育资源不平等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资源分配应该更合理,让出身不再决定命运,让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Tags:中国,教育,酝酿,平权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