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日期:2015-12-11 10:37 阅读:
张慧  

地区: 四川省 - 成都市 - 成华区

学校:成都市实验中学

1课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初中化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掌握燃烧发生的条件;

2.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形成“远离火灾,珍爱生命”的意识;

3.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4.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和原因。

2学情分析

这节课所处单元安排在氧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制法之后进行学习。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学生对燃烧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时,学生又知道了一些灭火的方法。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课题对学生既亲切又熟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3重点难点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并能用于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视频】火的用途及弊端

【引入】火,让愚昧化作文明,使黑暗趋向光明!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恩格斯曾经说过:“火的使用,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但火也是一把“双刃剑”,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我们该如何利用火、善用火,尽可能减少灾难的发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燃烧和灭火”。

【板书】第七单元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活动2【讲授】讨论什么叫燃烧

【温故知新】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学习过或生活中了解的燃烧事例及其燃烧现象。

【提问】燃烧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归纳总结: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提问】什么叫燃烧?用自己的语言下定义。

【板书】一 、燃烧

(一)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辨一辨】

1、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活动3【活动】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燃烧必须具备什么物质基础?

【考考你】下列物质哪些可燃?哪些不可燃?

沙子 (2)棉花 (3)水 (4)纸 (5)火柴(6)木柴 (7)酒精 (8)岩石

可燃:                              ;不可燃                          

【观察】身边哪些物质可燃?哪些不可燃?

【猜想】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根据老师引导及生活常识进行猜测。

【演示实验】实验7-1 Ⅰ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导学案

现象:Ⅰ  铜片上的白磷                            ;铜片上的红磷            ;水下的白磷                   。

【讨论】教材P129讨论1、2

【提问】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怎么办?如果要让铜片上的红磷燃烧起来,怎么办?

【演示实验】实验7-1 Ⅱ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导学案

Ⅱ  水中的白磷通入O2后                                        。

【总结】(二)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活动4【导入】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如果燃烧的三个条件没有同时满足,会怎样?

【学生实践】小小消防员——熄灭蜡烛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再推选代表上台演示。

活动5【练习】你的收获

【当堂检测】

【趣味实验】手帕燃烧,熊熊大火,火焰一会儿熄灭,手帕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视频】火的用途及弊端

【引入】火,让愚昧化作文明,使黑暗趋向光明!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恩格斯曾经说过:“火的使用,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但火也是一把“双刃剑”,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我们该如何利用火、善用火,尽可能减少灾难的发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燃烧和灭火”。

【板书】第七单元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活动2【讲授】讨论什么叫燃烧

【温故知新】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学习过或生活中了解的燃烧事例及其燃烧现象。

【提问】燃烧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归纳总结: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提问】什么叫燃烧?用自己的语言下定义。

【板书】一 、燃烧

(一)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辨一辨】

1、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活动3【活动】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燃烧必须具备什么物质基础?

【考考你】下列物质哪些可燃?哪些不可燃?

沙子 (2)棉花 (3)水 (4)纸 (5)火柴(6)木柴 (7)酒精 (8)岩石

可燃:                              ;不可燃                          

【观察】身边哪些物质可燃?哪些不可燃?

【猜想】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根据老师引导及生活常识进行猜测。

【演示实验】实验7-1 Ⅰ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导学案

现象:Ⅰ  铜片上的白磷                            ;铜片上的红磷            ;水下的白磷                   。

【讨论】教材P129讨论1、2

【提问】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怎么办?如果要让铜片上的红磷燃烧起来,怎么办?

【演示实验】实验7-1 Ⅱ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导学案

Ⅱ  水中的白磷通入O2后                                        。

【总结】(二)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活动4【导入】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如果燃烧的三个条件没有同时满足,会怎样?

【学生实践】小小消防员——熄灭蜡烛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再推选代表上台演示。

活动5【练习】你的收获

【当堂检测】

【趣味实验】手帕燃烧,熊熊大火,火焰一会儿熄灭,手帕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

Tags:课题,燃烧,灭火,教学设计,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