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于青岛举办的亚欧(ASEM)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上,中国教育部职教所副所长余祖光向与会者提出了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的吸引力不够,这可能涉及教育的质量;一是职业的吸引力不够,比如,有的职业收入很高,有的职业收入就很低,职业差别很大。但是,在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上,到底是教育的原因大还是职业的原因大呢?”(《中国青年报》1月17日)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自身的定位,二是职业要吸引的对象,这两者必须作到供需匹配。定位决定其“身份”,是专科还是本科,培养的人才是蓝领还是白领。至于吸引的对象,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的需求不同,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选择上也不同。 首先,城市生源学生更多关注“职业”的吸引力。不可否认,职业院校很多毕业生的收入也不低,但是,从就业门槛、就业质量、发展前景、工作稳定性和社会地位上讲,其优势相对于本科生来说较弱。 当前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方面呈现明显的“国进民退”趋势,“进编制”成为毕业生的首选职业规划。其二,公务员考试热度持续不降,逐年增强。其三,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今年报考人数达151万,比上年增长11万,创下200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就业“稳定性”则催生了“国企热”和“公务员热”。然而,本科生有进国企、考研、考公务员的机会,而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因为“专科”学历大都被拒之门外。 相对于大学生找工作难,职业院校的就业率并不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梅珍说,浙江高职院校毕业生有90%在省内就业,本科院校毕业生省内就业率只有60%,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水平事关浙江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中国青年报》1月17日)。从王梅珍的话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集中于个体、私营、民营企业。 与事业单位、国企、外企相比,中小企业极不稳定、培训提升的机会缺乏,面对单一、周而复始的工作,在产业升级不断提速的今天,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发展缺乏后劲。何况,被誉为“蓝领”的产业工人在我国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对城市生源的学生来说,职业院校的“专科”学历不具备多大吸引力。 其次,对象若是面向农村生源和农民工,更大的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的质量不过关。笔者来自一个小县城,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都很差,其名声连当地任何一所最差的高中的名声都不如,最关键的是毕业出来也没学到基本的技能和手艺。农村生源的学生读职校的目的就是技能要实用、能挣钱养活自己。既然连这点都达不到,还不如外出打工。农村孩子要想跳出“农门”,不得不走高考这条路,考个重点大学的本科。 职业教育要有吸引力,首先要提高质量,让农村学生从职业院校中得到实惠。同时,政府也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消除一直以来对职校的偏见,逐渐转变人们的观念与思想。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虽然是个全球性的难题,但是,在我国,教育质量和职业的吸引力这两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需要结合起来考虑,既要考虑到吸引的对象,也要考虑其所处的地域。因此,要具体地分类对待。 Tags:破解,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分类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