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市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期间,我重点读了上海北郊中学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翻开这本书我便看到郑杰校长在书的序中谦逊地写到:“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一百条建议:1、“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这部分慧语连连,充分体现此书的精神底色,它像一声断喝,唤醒了教师对自身精神性方面的关注与追求。2、“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这部分主要阐释教师发展与学校建设方面的话题。3、“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从人性关怀的角度论述教师应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教育教学活动。4、“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者。”读罢此书,书中新锐独特而又坦白诚恳的观点总能引起人的共鸣,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个“绝招”,现在在这里和各位同行分享分享。 一招:教师要有静气 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我们教师的工作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点点滴滴,任何包装、宣传,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业,一句句话语。所以,教师要的是静气。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地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乐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也在其中。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会是另外一番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番景致。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是呀,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要想把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不但要有满腔的热情,还需要静气。静下心来备好每一堂课,批改每一本作业,读几本好书,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品尝作为老师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二招:教师要学会做“减法” 现在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非常烦琐,要轻松而高效地做好工作,教师要学会做“减法”,也就是学会“偷懒”。那么,在重压之下,我们教师该如何正确“偷懒”,如何把“减法”做得最好呢? 首先,减掉那些不合目的的劳动。教育目的是什么?教师的目的在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是教师目的的全部。 其二,减掉那些无效的劳动。教师的劳动严格地说是脑力劳动,教育的智慧首先在于运用智慧减轻体力的劳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每一天,我们会恍然发现我们有许多事情白做了,有一些事情做下来却起了反作用,我们为无效的劳动付出了青春与心力的代价。 当然了,做“减法”先要做“加法”。在我们的头脑中加入知识,用知识来增长智慧;在心灵中加入理性,用理性指挥我们的躯体。我们只有用知识和理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做起工作来才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还记得上学期,班上的吴庆发、曾红艺等几个同学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经过了解,原来他们有的不会做,有的是写字慢。我经过理性的思考,采取了有效的办法——进行分层次管理,分类布置作业。每次只要求他们完成作业或练习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但要他们独立认真完成。连续几天,这几个同学的作业都能按时交了,我也都很满意,并在班里表扬了他们。课堂上,他们也听得认真了,不断受到老师们的表扬。本学期我新接班的刘强同学更是不动手,我也妥协式地用同样的方法,他有了点信心,简单的作业都要做了,我想他不堪入目的成绩史肯定要改写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教育机智的效果。 三招:要多带点东西进课堂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该有一桶水。”可当今是信息时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之“水”应该是“长江之水”了。同行们,你们认为呢?书中的这一段我印象很深刻:教师进课堂不仅带着“智力”、“体力”去,还得带着“心”去,尽力忘“我”,忘了我的躯壳,忘了我的身份,忘了年龄,忘了功与利,你“思无邪”,你的“心”就那么真切地坦荡在孩子们面前,去了尘埃的一颗心啊,是那么富有魅力,它使你的语言、举止都超凡脱俗起来,凡是忘我的超脱凡俗的都会产生力量,由不得孩子不随你遨游天外;二是平日里的学习与体悟如果是自觉的超功利的行为,那么就会成为你人生修养的“不二法门”,在你身上就会聚集“真、善、美”,你便“神形兼备”,浑身闪耀魅力的光彩来。 读了这些,我恍然大悟,我才意识到我们平时上课也正是缺少这些呀,新课程给师生双方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它要求孩子要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不再告诉,不再包办代替,教师成为孩子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读书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不读书,又怎能教书呢?这本书一百条建议,一百个法宝,似阳光,如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思维的碰撞。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我想用下面这节诗来共勉。 读一本好书 犹如品尝一杯美酒 让人回味无穷; 读一本好书 犹如品尝一杯清茶 让人心旷神怡; 读一本好书 犹如吮吸一杯牛奶 让人青春荣光。 Tags:教你,三招,轻松,教学,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