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夸妮 地区: 山西省 - 晋中市 - 寿阳县 学校:寿阳县第三中学校 共1课时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2学情分析 .教材地位、作用本课题是在学过力、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的问题 :认识浮力的存在 ,探索浮力的规律 .这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深化 .而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 ,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因此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 ,激发学习兴趣 ;并在探索浮力规律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发展思维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使以前学习的知识得到复习、应用和巩固 .本节内容是本章甚至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点问题 .2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浮力是有感性认识的 ,但他们的认识是肤浅的 ,而且往往有些认识是错误的 .例如 ,有的学生看到木块能浮在水面 ,而铁块会沉到水底 ,就认为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铁块受到的浮力小 ,或者认为水对木块有浮力 ,对铁块没有浮力 .另外 ,由于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有关 ,学生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变化 ,就错误地认为浮力也与物体在液体内的深度有关等 .这些错误的认识由于先入为主 ,所以往往相当顽固 ,会抗拒正确的认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成为学习的思维障碍 . 、 1、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2、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建立和应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阿基米德原理引入新课: 讲述:万吨巨轮,在水中为什么不下沉?热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这是一个有关浮力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浮力?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跟浮力有关的阿基米德原理。 进行新课: 什么是浮力? 设置情景:如图1所示。 置疑:为什么金属块沉在水底,木块浮在水面 ? 充分让学生猜想假设,学生可能会有如下想法: ① 木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所以浮了起来。 ② 金属块比木块重,不受浮 力。 ③ 金属块比木块密度大,不受浮力。 ④ 金属块沉在水底, 所以未受到水的浮力。 释疑:实验探究1(探究过程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 图2弹簧测力计有示数;图3木块放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无示数; 图4木块比金属块重,却浮在水面; 图5金属块沉入水底,金属盒却浮在水面; 图6加水前后弹簧的形变不同。 图2、图3探究说明猜想①正确,木块在水中受浮力; 图4探究说明猜想②错误; 图5探究说明猜想③错误; 图6探究说明猜想④错误,金属块在水中也受浮力。 探究表明,无论物体是沉是浮、是轻是重、密度是大是小,在液体中都受到一个向上 的托力。 结论:物理学中把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个实验结论: ①液体和气体都会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 ②称重法测浮力:浮力=物体重 -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即F=G-F’。 再置疑:不同 物体受到的浮力 大小是否相同,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浮力的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 由死海不死及日常经验引发学生思考,再提出猜想与假设。 教师在这里要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除了提出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 度及排开液 体的 体积有关以外,还可能提出浮力和物体的重力、体积等有关,教师应予以鼓励。 进行课本中P125 实验探究2阶段,一定在先使学生弄清实验目的和方法,然后再 动 手实验。 ①对鸡蛋加盐上 浮实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来认识,鸡蛋由 静止到运动是浮力增大,而浮力增大又是由于加盐导致液体密度增大的结果。 ②观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时,浮力是否变化的实验,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什么 是物体浸入部分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学生动手实验) 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 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 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 体中的深度无关。 探究浮力的大小 课本中P126实验探究3是在前面两个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定量分析,从而进 入更高层次的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发挥指导作用,由浮力 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 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应和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这样才能使学生 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探究。 由于学生第一次使用溢水杯,教师也应作一介绍,并示范使用溢水杯的方法。 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总结规律应具有普遍意义,课本中安排了石块和金属块的两组 实验。有条件的还可以用不同的液体及体积相同的不同的金属块去进行 比较实验。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评估、分析在探究过程中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并及时 纠正。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实验探究过程后,由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结论。教师要 全面准确地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 内容。对学生实验及时进行肯定与表扬,使学生充分感受 探究的发现并获成功的一种愉悦。 ( 三)、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 容: 1.什么是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相关因素 3.求浮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法(称量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公式法)。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阿基米德原理引入新课: 讲述:万吨巨轮,在水中为什么不下沉?热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这是一个有关浮力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浮力?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跟浮力有关的阿基米德原理。 进行新课: 什么是浮力? 设置情景:如图1所示。 置疑:为什么金属块沉在水底,木块浮在水面 ? 充分让学生猜想假设,学生可能会有如下想法: ① 木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所以浮了起来。 ② 金属块比木块重,不受浮 力。 ③ 金属块比木块密度大,不受浮力。 ④ 金属块沉在水底, 所以未受到水的浮力。 释疑:实验探究1(探究过程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 图2弹簧测力计有示数;图3木块放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无示数; 图4木块比金属块重,却浮在水面; 图5金属块沉入水底,金属盒却浮在水面; 图6加水前后弹簧的形变不同。 图2、图3探究说明猜想①正确,木块在水中受浮力; 图4探究说明猜想②错误; 图5探究说明猜想③错误; 图6探究说明猜想④错误,金属块在水中也受浮力。 探究表明,无论物体是沉是浮、是轻是重、密度是大是小,在液体中都受到一个向上 的托力。 结论:物理学中把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个实验结论: ①液体和气体都会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 ②称重法测浮力:浮力=物体重 -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即F=G-F’。 再置疑:不同 物体受到的浮力 大小是否相同,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浮力的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 由死海不死及日常经验引发学生思考,再提出猜想与假设。 教师在这里要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除了提出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 度及排开液 体的 体积有关以外,还可能提出浮力和物体的重力、体积等有关,教师应予以鼓励。 进行课本中P125 实验探究2阶段,一定在先使学生弄清实验目的和方法,然后再 动 手实验。 ①对鸡蛋加盐上 浮实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来认识,鸡蛋由 静止到运动是浮力增大,而浮力增大又是由于加盐导致液体密度增大的结果。 ②观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时,浮力是否变化的实验,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什么 是物体浸入部分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学生动手实验) 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 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 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 体中的深度无关。 探究浮力的大小 课本中P126实验探究3是在前面两个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定量分析,从而进 入更高层次的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发挥指导作用,由浮力 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 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应和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这样才能使学生 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探究。 由于学生第一次使用溢水杯,教师也应作一介绍,并示范使用溢水杯的方法。 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总结规律应具有普遍意义,课本中安排了石块和金属块的两组 实验。有条件的还可以用不同的液体及体积相同的不同的金属块去进行 比较实验。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评估、分析在探究过程中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并及时 纠正。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实验探究过程后,由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结论。教师要 全面准确地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 内容。对学生实验及时进行肯定与表扬,使学生充分感受 探究的发现并获成功的一种愉悦。 ( 三)、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 容: 1.什么是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相关因素 3.求浮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法(称量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公式法)。 Tags:2节,阿基米德,原理,优质,教学设计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