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其兵
地区: 湖北省 - 鄂州市 - 华容区 学校: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段店中学 共1课时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论证。 2.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其数学表达式。 3.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ρ液gV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2学情分析绝大多数同学对物理实验感兴趣。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有效措施,通过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确立,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1.本节由“阿基米德的灵感”和“浮力的大小”两部分内容构成。 2.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规律,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对上节探究结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核心。 3.教材安排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体现了让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与《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 通过上节内容的学习,学生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为进一步学习本节知识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3重点难点重点: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课题利用幻灯片播放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腊的贵族家庭,他从小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有一次,国王要金匠给他做一顶金王冠,做王冠用的金子事先称过重量。王冠做好了,国王听说金匠在王冠中掺进了白银,偷走了一些金子。可是,王冠的重量,并没有少;从外表看,也看不出来。没有证据,就不能定金匠的罪。国王把阿基米德找去,要他判断这顶王冠有没有掺进白银,如果掺了,掺进去多少。 据说,阿基米德是从洗澡得到启发,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阿基米德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活动2【讲授】进行新课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3页“阿基米德的灵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怎样理解“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V浸),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2.在以上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演示并讲述: (1)演示:将空饮料罐按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水溢出。 (2)画图讲述:饮料罐浸入水中多大体积,水就会溢出多大体 积,就是说,水就会被排出多大的体积,所以V浸=V排。 3.多媒体演示:将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悬挂浸入溢水杯中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和物体浸入体积及溢出水的体积的变化。 4.师生共同分析、推想: (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2)因为m=ρV,所以,物体排开液体质量m排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3)因为G=mg,所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5.设问: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什么定量关系? 6.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4、55页有关内容,讨论并解决以下问题:①实验需要哪些器材?②怎样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计算浮力的大小?(F浮=G物-F拉)③怎样测量被物体排开的物体所受的重力?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计算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G排=G总-G桶) (2)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按课本上的步骤完成实验,并把相关数据记录在课本上表格内。 (3)比较每次实验结果,问: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的有什么关系? 7.总结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 (3)计算式:F浮=m排g=ρ液gV排。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8.小结 9.学生学以致用完成课后习题。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你说我说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活动4【作业】作业1.课堂作业:(1)课本第56页1、2、题;(2)金榜学案。 2.课下作业:课本第56页3、4、5题。 活动5【测试】板书第十章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的灵感 (二)浮力的大小 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 (3)计算式:F浮=m排g=ρ液gV排。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课题利用幻灯片播放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腊的贵族家庭,他从小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有一次,国王要金匠给他做一顶金王冠,做王冠用的金子事先称过重量。王冠做好了,国王听说金匠在王冠中掺进了白银,偷走了一些金子。可是,王冠的重量,并没有少;从外表看,也看不出来。没有证据,就不能定金匠的罪。国王把阿基米德找去,要他判断这顶王冠有没有掺进白银,如果掺了,掺进去多少。 据说,阿基米德是从洗澡得到启发,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阿基米德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活动2【讲授】进行新课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3页“阿基米德的灵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怎样理解“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V浸),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2.在以上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演示并讲述: (1)演示:将空饮料罐按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水溢出。 (2)画图讲述:饮料罐浸入水中多大体积,水就会溢出多大体 积,就是说,水就会被排出多大的体积,所以V浸=V排。 3.多媒体演示:将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悬挂浸入溢水杯中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和物体浸入体积及溢出水的体积的变化。 4.师生共同分析、推想: (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2)因为m=ρV,所以,物体排开液体质量m排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3)因为G=mg,所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5.设问: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什么定量关系? 6.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4、55页有关内容,讨论并解决以下问题:①实验需要哪些器材?②怎样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计算浮力的大小?(F浮=G物-F拉)③怎样测量被物体排开的物体所受的重力?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计算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G排=G总-G桶) (2)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按课本上的步骤完成实验,并把相关数据记录在课本上表格内。 (3)比较每次实验结果,问: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的有什么关系? 7.总结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 (3)计算式:F浮=m排g=ρ液gV排。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8.小结 9.学生学以致用完成课后习题。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你说我说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活动4【作业】作业1.课堂作业:(1)课本第56页1、2、题;(2)金榜学案。 2.课下作业:课本第56页3、4、5题。 活动5【测试】板书第十章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的灵感 (二)浮力的大小 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 (3)计算式:F浮=m排g=ρ液gV排。 Tags:2节,阿基米德,原理,名师,教学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