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生物课堂中主体参与教学的案例分析---“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教学设计

日期:2008-6-18 23:11 阅读:

本文是作者200312月参加湖南省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湖南省生物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时,观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案例分析。

一、教材教法分析和处理

“生长素的发现”一节通过介绍达尔文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情况,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后面讲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及其他植物激素的基础。这些内容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是高中生物第四章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掌握生长素发现和植物向光性原理的知识;初步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探究和运用Internet等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把自己的观点传递给别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兴趣和献身生命科学研究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发现和植物向光性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正式上课前三周布置学生展开一系列探究实验。实验可以是科学家已做过的,如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实验,也可以是课文中未设计而由学生设计的实验,如怎样证明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怎样证明植物背光面生长速度比向光面生长快等。具体过程是: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诱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组织学生热烈讨论,提出假设,往往不同组的同学提出的假设截然不同甚至相反,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设计出验证自己假设的实验。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出各种实验,并大胆提出预期结果,结果究竟如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亲自实验,通过他们的亲自实验、观察和分析,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课堂上采用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网页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其间穿插组间交流和全班讲授,在同伴和教师的合作、帮助下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二、教学过程

包括以下5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探索指导,独立参与       组织交往,合作参与      精讲精疑,深入参与      应用创新,拓展参与。

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创设情境

1.  课前教师利用FRONTPAGE2000制作网页,展示学习提纲和要求,并提供生动

直观的材料,给学生构建一个信息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工具,为学生进行自由探索,主动建构创设了情境。

2.  学生根据学习提纲和要求,查阅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并相互交流,找出可行性

方案,培养了探究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创设了情境。

3.课堂上,教师根据奥苏贝尔的概念同化理论,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植物向性运动的例子,巧妙导入,激起了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为什么会产生向性运动的欲望,引出对“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探究。

探索指导,独立参与:

5个小组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探究实验为本小组的重点学习内容,小组长组织全组同学按照可行性方案实施操作;教师组织、指导、调控小组学习,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注意:定期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课外完成)。

组织交往,合作参与:

课堂上,每个小组通过录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观察结果并推导出结论。在交流与参与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教学目标。

精讲精疑,深入参与:

这一步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小组学习反馈,作评价式、解疑式、引申式或小结式精讲,师生进行有深度的问题交流,学生在更高的学习程度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参与,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应用创新,拓展参与:

提供课堂检测,获取反馈信息。同时为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教师设计了课后练习       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仪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课堂教学在以合作为基础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三、反思与讨论

1.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生物课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这是我听完这堂观摩课后,部分老师的反映。是的,

以往的课堂教学,由于我们总是担心知识点的教学授不完。而不敢放手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的“一言堂”代替了学生主动地学,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一改以往单纯地传授     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了充分地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从师生们的表情上我们不难察觉,师生不只是在教和学,,而且还感受到了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所在。如果说: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唤醒学生的学习需要;⑵能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     高于学生已有水平而又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⑶能提示或展示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⑷能采用便于学生理解的、最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是评判一堂好课的标准,无疑“生长素的发现”这堂课是一堂好课,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学生蕴含着非凡的创造潜能。

2.  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

学生的创造潜能不能自发转变为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要形成学生的创造

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创设条件,否则学生的创造力有可能被扼杀。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没有主体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可能是一句空话,可以说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挑战。

3.  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如何交流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流,而交流的质量如何则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关键。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学会学习。“学“既指学生是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又指学生又没有会学、又没有学会。“学得轻松、学得自主”可从课堂教学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观察判断;“又没有会学、又没有学会”则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有没有形成积极的认知干扰。如果师生交流只停留在记忆水平上的回答,那么我们就无法且难以沟通学生之间不同的认知渠道和激发学生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视为问题的执行者或应答者,还是行动者或合作者,实质上仍是一个是从知识的传授出发还是从学习者学会学习出发的判断问题。因此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学会倾听学生,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发性反应与行为,以及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提供。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则是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感染每一位学生,注意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励。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加强过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活动中质疑、探究和合作,防止课堂教学的“表面繁荣”和“泡沫现象”;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使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去感受、体验、理解和应用,从而实现情感侧面上的“乐学”和认知侧面上的“会学“的有机统一。应该说重视师生间交流的实质,是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Tags:生物,课堂,主体,参与,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