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素花
地区: 河北省 - 石家庄 - 裕华区 学校:石家庄市外国语学校 共1课时第4节 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2学情分析光的折射是在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学生实验得出在不均匀介质中光是折射的基础上学习的。并经过学生的再次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学生在生活中对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海市蜃楼比较了解,但对它的产生是陌生的。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学习,降低了研究的难度。 3重点难点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 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实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通过光照射玩具青蛙,对比光在同种介质和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引出新课 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1.光的折射 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总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学生实验:观察光通过玻璃砖的传播路径,分析折射光线向哪偏折? 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出折射规律 演示:在折射现象中,存在光路可逆性。 3.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利用光的折射解释:人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实际鱼的位置变浅 (播放视频)为什么小熊看到水池很浅,可实际上水很深?学生解释原因 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有关“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请大家下课后阅读本节的《科学世界》。 活动3【作业】(三)、作业收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第4节 光的折射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第4节 光的折射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通过光照射玩具青蛙,对比光在同种介质和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引出新课 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1.光的折射 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总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学生实验:观察光通过玻璃砖的传播路径,分析折射光线向哪偏折? 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出折射规律 演示:在折射现象中,存在光路可逆性。 3.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利用光的折射解释:人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实际鱼的位置变浅 (播放视频)为什么小熊看到水池很浅,可实际上水很深?学生解释原因 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有关“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请大家下课后阅读本节的《科学世界》。 活动3【作业】(三)、作业收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Tags:4节,折射,教学设计,方案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