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爱 的 力 量 方山乡校 熊波 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师生关系,把师爱看作是教师的基本美德。孔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仁爱",要"诲人不倦"。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他把热爱学生视为教师劳动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我认为热爱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关心爱护学生 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希望教师能够像父母那样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自己。如果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健康成长。师爱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1、了解、信任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教师只有了解、信任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地爱学生,才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了教书育人,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在我们班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一开始,很多学生的改正液、三角板、尺子都不翼而飞。接着,学生放在书包里的计算机也不胫而走。最后,这“神秘小偷”在一次行窃中被同学们当场抓住了,原来是班中热爱劳动,但性格孤僻的××。无论我怎么问,他只是哭,就是不肯说出为什么这样做。我决定到他家家访。经了解,才知道××家里很穷,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了,在家没人照顾,只有一位年纪很大的奶奶。我经过调查、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恶习不深,又有闪光点--热爱劳动,只要热情帮助,一定会变好。于是,我再次家访,做了××奶奶的思想工作,学校与家庭互相配合,又鼓励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关心××。我多次找××谈心,有意让他当劳动委员,在工作上给予信任。这一切使他深受感动,不单没有偷窃行为,而且拾金不昧;不但劳动积极,而且学习进步,性格也开朗了。据此可见,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你”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存在我头脑里的一个错误思想是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要高高在上,除上课外不随便跟学生交谈,这样才能树立威信。渐渐地,我发现学生离我远了,甚至和我的关系闹得很紧张,更不要谈威信了。后来,我阅读了有关班主任的资料,还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再试一试。慢慢地,我和学生的关系融洽,终于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下面我谈谈我的做法:上课时,我向学生露出亲切的笑脸,投去友善的目光,进行交谈式的教学;下课时,我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谈心,说笑话;放学后,我和学生一起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很快的,我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这时,他会把我当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并求得我的帮助和指导。而这时,我会感到自豪,因为我成功了,我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成为他们可亲、可敬、可依赖的人。因此,一个好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3、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从一定意义上说,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例如:学校发了一张德育达标表,其中有一项是热爱劳动。我班班长就差热爱劳动这一项。放学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我严肃地说:你其它方面都能是满意,而且做得很好,老师相信热爱劳动这一项你一定能行。你是班长,要起好带头作用啊!"从此,班长每天早到晚归,打扫教室,整理桌椅。大扫除时,重活、脏活抢着干。听她妈妈说,在家里也能主动做家务活……我激动地在热爱劳动这一项为她打满意"。"班长达标了!"这个故事在同学们之间传开了。班长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爱而不严,学生成不了才;严而不爱,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灵。严格之中只有渗透入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4、爱护每一个学生 教师教书育人,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作为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从心里充满对每一个孩子的爱。尽管有的孩子有毛病甚至有越轨行为,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很多麻烦,但教师对孩子的爱要始终如一。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进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强大推动力。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1、要尊重学生自尊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要相信孩子》中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人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因此,尊重学生是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例如有一次,我班有一位学生因考试作弊,我在她卷上打了零分。为此,她很苦恼。对这件事,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他,而是及时找他谈心,帮助他认识考试作弊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同时,鼓励他好好学习,今后如果学习上遇到困难,一定要请教老师、同学或家长,直到弄懂为止。这个学生犯了一次错误,但由于及时得到我的帮助和鼓励,卸下了心中包袱",学习也在不断地进步。如果教师不注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势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和意向,不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2、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平等、公正的待遇,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喜、怒、哀、乐牵制于学生,使学生受到岐视和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讽刺、挖苦、歧视和体罚学生,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损于学生的人格,也有损于教师的光荣形象。在一个优秀教师眼中,没有优生和差生的区别,以下是平等对待学生的12条标准:⑴平等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⑵平等对待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⑶平等对待男生和女生;⑷平等对待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⑸平等对待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⑹平等对待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学生;⑺在公布成绩时平等;⑻在进行各种选拔时平等;⑼在上课时平等;⑽在评价学生时平等;⑾在处理学生中发生矛盾冲突时平等;⑿在自己心情愉快和不愉快时对待学生要平等。我在教育教学中都能按这12条标准对待学生。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给学生平等的、公正的爱。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学生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这是由国家法律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确定的。作为教师,不论是从职业道德修养,还是贯彻教育方针,都应自觉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已任。要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必须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任务:⑴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学生个性。⑵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⑶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从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来看,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为全面发展,最具有开拓精神,最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因此,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尤为重要。师爱的本质,是教师对学生的主动给予,是奉献,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负责和理解,而这些品质正是我们教育学生所希望塑造的健康人格的基本内容。教育实践表表明,师爱是教师美好心灵的一种表露,是优质品质的一种表现,这是学生最现实的审美感受,使他们亲切地感受到教师心灵的美好,获得真、善、美的熏陶,从而激起仿效的欲望。总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为自己的学生奉献出无私的爱。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