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究的课堂 山东省邹平县第二小学 赵守江 陶行知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儿童正处于创造的萌芽状态,有着强烈的创造欲,创造才能还处于形成之中,是一种潜在的才能。所以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必须摒弃那些陈旧的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探索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大胆地考虑、好奇地问、自由地议,尽情地扮好“学习主人”这一角色,给学生一双探究的眼睛。 一、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了:“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是的,没有想象力,就谈不上创造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从培养想象力开始。如在教学《卵石的形成》时,我把一些形形色色的卵石带到课堂上来,首先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这些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在哪些地方容易见到卵石?在此想象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从河的上游沿河往下游走,学生发现:河道中的石块越来越小,棱角越来越不明显,表面越来越光滑,变成了卵石。我启发学生再大胆地进行合理的想象:河道中的卵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是怎样到河里来的?卵石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想象,你们可以做一做卵石形成的模拟实验。学生认识了卵石的形成,知道了风化作用。我又让学生推想:今日的高山将来可能变成什么?今日的大海将来刮可能怎样?地球的面貌将来会是什么样?如此等等的想象,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了未曾经历的情感,设想见所未见的未来,对于卵石的形成这一现象就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创造力源于好奇心。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人类的第—美德。”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孩子的好奇心是稚嫩的,应该加倍呵护,热情激发。在这方面我通过鼓励学生热情地问,使学生逐步形成一双探究的眼睛、发现问题的眼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富有想象,极易产生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学生质疑问题的学习环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探究的轨道上,让每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如我在教学《金鱼》一课时,四人—组,有—盆供观察的金鱼,揭示课题后提出:“你们喜欢金鱼吗?看到金鱼你想知道什么?”一会儿思考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问:“金鱼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颜色?”“金鱼最喜欢吃什么?”“金鱼的尾巴为什么和大海里的鱼不一样?”“金鱼的眼睛为什么那大?”等等。根据学生的问题,我指导学生去查资料,分组讨沦,解决了问题,学生们在探究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愉,在课堂上逐步养成了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习惯。 三、锻炼学生的假设、实践意识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在自然科学和普通生活中,我们常常要根据不完全的知识去行动,我们不得不去猜想,作出假设。 课堂上,我注意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充分展开议论,作出自圆其说地假设,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宽松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如教学《根的作用》一课时,我启发学生展开议沦:人的生命中每天都需要喝水,那么植物的生长是否也许要水?他们是怎样喝水的呢?学生思维活跃,各小组议论纷纷。有的说:“植物是用根喝水的,水流到土里,被根吸收了。”有的说:“也许植物身体有和人一样的血管运输水分。”对于以上几种假设,我不急于表态,而是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对于个别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我鼓励他:“不必人云亦云,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变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组成合作小组对自己的假设,有的讨论,有的设计实验流程验证假设,有的把老师请进自己的小组交流,养成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探究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Tags:学生,创设,一个,探究,课堂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