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奇幻情节深受喜爱。在这个充满奇幻与想象的世界里,每个孩子都曾梦想过做一只“小猴子”,和孙悟空一起腾云驾雾、降妖除魔。 2025年4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重磅儿童读物《给孩子讲〈西游记〉》正式与读者见面,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这部由儿童思维教育专家大嘴飞(周雪飞)改编、艺术学博士王鲁闽绘制插画的经典名著改编版,不仅保留了原著的精髓,更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让《西游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西游记》作为知名文化IP,尽管有着很高的普及度,但其传统文本对儿童而言依然存在理解门槛。作者大嘴飞凭借多年儿童思维教育经验,将原著故事转化为生动鲜活的现代语言,将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之路娓娓道来,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大闹天宫时,孙悟空的 “叛逆” 与天庭的 “慌乱” 被赋予儿童视角的解读;三打白骨精等情节融入对 “辨别是非”“坚持本心” 的哲理思考引导。书中还保留了部分原著经典诗词,如“无穷变化闹天宫, 雷将神兵不可捉”,并配以简明解读,让孩子在故事中自然积累传统文化养分。 区别于传统名著改编读物,《给孩子讲〈西游记〉》创新性融入 “思维教育” 与 “美育” 模块,心脑手眼相配合,思维训练与艺术启蒙双轨并行。 (1)“思维教育”:本书对儿童版《西游记》的演绎,不是简化故事,而是在保留原著哲思的基础上,用孩子听得懂的“对话式语言”重构场景。书中通过精心设计的亲子思维训练题,引导孩子们学会谦逊、孝顺、自省等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家长亦可以通过书中的互动设计,将名著阅读转化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让孩子在笑声中理解责任、勇气与成长。 (2)“美育” :针对儿童认知特点,书中设置了独特的绘画引导模块,鼓励孩子们在阅读后发挥创造力、想象力、感受力,通过运用对比思维、概括思维、焦点思维等,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艺术学博士王鲁闽的插画也为这本书锦上添花。插画不仅是视觉补充,更是故事的“第二语言”,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画,将孙悟空的机灵、猪八戒的憨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让孩子们一翻开书就仿佛置身于奇幻的神话世界,并建立对中国美学的初步认知。 数据显示,大嘴飞团队此前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 “西游记思维课” 播放量过亿,惠及 10 万家庭。此次纸质书的推出,结合系统性的内容编排与美育设计,成就了一部融合了阅读、思考、表达与绘画的综合性教育读本,在清华社直播间面世后,引发读者纷纷抢购。无论是作为儿童独立阅读的入门读物,还是亲子共读的思维训练手册,该书均展现了 “经典通过现代创新实现活化” 的新可能 —— 让《西游记》不再是遥远的古籍,而成为陪伴孩子理解世界、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感受文化魅力的伙伴。正如一位家长所说:“这本书让我的孩子不仅爱上了《西游记》,更在阅读中学会了思考、表达,尤其是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陪伴孩子一起走进《西游记》的奇幻世界。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孙悟空的故事里做一只天真自然的“小猴子”,既能看到奇幻世界的光,也能找到照亮自己成长的智慧。 图3 天通苑小学东小口学校 2025年读书节活动,孩子们演绎心中的《西游记》 作者:卢嫣 智弈 Tags:孩子,悟空,小猴子,陪伴,华社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