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ppt

日期:2015-7-29 17:12 阅读: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ppt推荐
    大小:0.97M
    版本:语文

课件预览

课件预览

    幻灯片1

    议论文教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   迅

    幻灯片2

    1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

    检查预习

    讲授新课

    本课小结

    作业布置

    幻灯片3

    文学体裁: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文体形式: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论点、论据、论证

    三要素

    论据: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法

    摆事实、讲道理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幻灯片4

    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驳论: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

    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一般结构和形式:

    1、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幻灯片5

    学习目标:

    了解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掌握驳论文的思维流程

    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幻灯片6

    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幻灯片7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国际联盟承认日本在中国的东北有特殊地位。日本的铁蹄进一步向华北深入。这时失败的阴影、悲观的情绪笼罩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国民党的《大公报》社论中说:“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幻灯片8

    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慨叹

    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诓骗

    (k∪āng)哄骗。

    渺茫

    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

    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怀古伤今

    幻灯片9

    驳论文写作思路

    打靶子

    树靶子

    立观点

    摆论敌

    论点

    驳敌论点

    驳敌论据

    驳敌论证

    证明自己

    观点

    幻灯片10

    阅读思考

    敌方的错误论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了什么观点?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幻灯片11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幻灯片12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

    信“地”

    信“物”

    信“国联”

    从来没相

    信过自己

    —他信力

    现在:求神拜佛——自欺力

    幻灯片13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

    “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幻灯片14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幻灯片15

    两年前:

    自夸“地大物博”

    文章结构内容

    不    久:

    论据

    希望国联

    (一)论敌的               论点论据

    现    在:

    求神拜佛

    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2)

    直接反驳

    (二)反驳

    (3—5)

    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

    间接反驳

    拼命硬干的人

    古

    脊  梁

    (6—8)

    为民请命的人

    论据

    舍身求法的人

    (三)结论:

    有确信, 不自欺

    今

    前仆后继的战斗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9)

    幻灯片16

    “埋头苦干的人”

    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 等。

    如:李时珍、毕升、蔡伦、祖冲之、徐霞客、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华罗庚、袁隆平……

    “拼命硬干的人”

    指历史上起义反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 。如:

    陈胜、吴广、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李自成洪秀全、关天培、邓世昌、戚继光、 ……

    幻灯片17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

    如:杜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石、柳宗元、包拯、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

    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

    如:玄奘 、鉴真、 ……

    幻灯片18

    作者写作思路

    打靶子

    树靶子

    立观点

    摆论敌

    论点

    驳论敌

    论证

    证明自己

    观点

    幻灯片19

    文章论证特点一

    由驳论证入手驳倒论点

    幻灯片20

    文章论证特点二

    中国人

    失掉自

    信力了

    中国人失掉他信力

    中国人发展自欺力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幻灯片21

    文章论证特点三

    中国人

    失掉自

    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自己去看地底下

    破得有力,立得牢固

    幻灯片22

    说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脂粉:

    筋骨和脊梁:

    状元宰相:

    地底下:

    美化、伪装

    精神、品质、人格、操守

    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暗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幻灯片23

    “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指脚踏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华民族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来自下层,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

    明确:1、不能(无权)知道

    2、不愿知道(“看客”)

    幻灯片24

    提问: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幻灯片25

    提问: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提问:“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幻灯片26

    提问: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敌论点。

    提问: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幻灯片27

    提问: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提问: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幻灯片28

    直接反驳

    阅读3—5自然段,思考:

    1、找出这一部分的关键句,作者是怎样分析的?

    2、本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关键句:“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分析:1、信“地”、信“物”、信“国联”

    ——失掉的是“他信力”

    2、“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不合逻辑

    幻灯片29

    间接反驳

    阅读6--8自然段,思考:

    1、作者的论点?提出哪些论据来加以论证的?

    2、采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都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列举事实证明,从而彻底驳倒对方:

    幻灯片30

    3、作者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人们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

    正面立论,间接反驳敌论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幻灯片31

    结      论

    阅读最后一段,思考:1、本文的结论是什么?2、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要从本质上看问题,指出真正有自信力的是中国的革命人民)

    作用:照应题目,作出回答

    幻灯片32

    小结

    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为“突破口”,因为敌论据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对方最弱的环节在于论证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这样的反驳强劲有力。我们要学习这种驳论的方式,在驳论中,可以针对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进行。

Tags:中国人,失掉,自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