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拜访国家创新名师,路虽艰辛不枉此行

日期:2023-6-15 18:00 阅读:


惠阳区第二届“三名”工作室走进广东省刘志伟名教师工作室


6月13日下午,惠阳区第二届中学名教师工作室54人乘坐大巴前往广东省刘志伟名教师工作室。因乡间道路曲折,大巴无法抵达校园,教师学员们集体徒步前往,汗流浃背。到达目的地后,学员们积极参观学习,听取专题讲座。最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考察访问他们终身受用。

在刘志伟老师的指引下,学员们参观了学校荣誉室、创客实验室和广东省刘志伟名教师工作室。考察现场,刘老师为各位介绍了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发展故事、发展成果等情况。当看到超过100个省级荣誉和奖励的证书、奖牌,75项国家专利的专利墙、15个国际金奖或冠军的展示墙、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展示柜和一系列发明作品时,学员们肃然起敬。


课件预览

参观荣誉室


课件预览

参观展览室


课件预览

参观工作室


课件预览

听取成果介绍

在名师讲座中,学员们听取了刘志伟老师关于“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工作室”“如何提炼教学成果和撰写研究报告”的专题经验。刘老师的讲座不是“专家讲,学员听”的单一模式,而是互动性、趣味性强的参与式体验。一些做法和经验的可学性极强,使大家对工作室特色建设、成果凝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理解和思考。讲座最后,刘老师将其个人专著作为纪念品赠予互动最为积极的学员,以此激励更多学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也鼓励学员们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课件预览


课件预览



课件预览


课件预览

与学员互动

                     



课件预览

为优秀表现学员颁发纪念品(专著)


课件预览

为获奖老师签名

经过此次实地参观和现场学习,学员们获益颇深,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有特色的、可借鉴学习的、难忘的实践考察。以下是部分学员的心得体会:

惠阳区杨志诚名师工作室李笑芬老师: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九江镇中学参观广东省刘志伟名教师工作室(同时也是劳模创新室、杰出人才工作室),看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发明创造作品,尤其是如此之多的国家专利和高规格的荣誉,大家都赞叹不已!刘志伟老师关于“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工作室”“如何提炼教学成果和撰写研究报告”的专题讲座,亦令我们受益匪浅。

刘志伟老师所取得的成就,是一路以来的困难和磨炼铸就的。在赞叹之余,我也暗暗梳理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了更深地思考和努力奋斗的动力!

惠阳区卜雪珍名师工作室卜雪珍老师

刘志伟老师的讲座以问题为导向,以互动为方式,为我们解决了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工作室?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提炼教学成果和撰写研究报告?学习后,我纠结已久的困惑得到了解决,也发现尽管自己一直在做事,却不懂得提炼,不懂得打造自己的特色。刘老师的点拨让我醍醐灌顶,犹如获得了明灯的指引,思绪豁然开朗。回校后,我将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对工作进行再一次的梳理和规划,打造自己工作室的特色,凝练研究成果,为我们惠阳区的青年教师作出示范引领,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感谢刘志伟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惠阳区刘国强名教师工作室黄慧琴老师:

参观刘志伟名师工作室和听取专题讲座,让我看到了一个乡村老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追求,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刘老师以科技为抓手,创新学校特色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真正用心、用情做好教育工作,最终获得卓越成绩。作为青年教师,我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用心观察学生实际,形成问题敏感,寻找创新突破口;二是要以目标为导向,思考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三是要有理论意识,将实际教学经验凝练为理论,形成理论研究成果。

惠阳区林必志名师工作室曾妙云老师:

刘志伟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犹如教育路上的指明灯。刘老师“用创新教育思想点亮学生,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育人理念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刘老师犹如乡村创新教育的点灯人,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科创兴国的种子。刘老师工作室在“绿色、创新、共赢、发展”理念引领下,培育了一位位名师,造就了一群群名校,带动了教育的新发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知自己的不足,所以我们将奋起直追,做教育的追梦人,向刘老师学习。


课件预览

不少人追问:一个乡村学校如何能诞生并留得住国家名师?他又为何不到大城市发展,领取高昂的薪资和安居费,享受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刘志伟老师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应。他认为,国家教育要振兴,关键看乡村教育振兴,这是他从事师范的初心,亦是他为国育才的坚守。刘志伟老师在乡村学校教书育人42年,是广东省首批教育家培养对象并考核优秀,是广东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和国家创新领军人才,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对乡村教育的坚守以及对全国六个省的教育帮扶,无不诠释着一位大先生的教育情怀。

(通讯:陈莉莉、刘天荣)

Tags:拜访,国家,创新,名师,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