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2015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地理)》及本考试说明为依据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培养,做到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统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2.基础性原则。突出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学习方法的考核,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试卷内容科学、严谨,文字简洁、规范,答案准确合理,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时代性原则。加强试题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时代特征。 5.开放性原则。适当创新试题形式,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适用范围 2015年福州市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地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福州地理。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考核目标与要求
2.地理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核目标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 1.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l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l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l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l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地球仪 l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l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2. 地图 l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l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l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l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l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1.海洋和陆地 (1)海陆分布 l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l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海陆变迁 l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l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 气候 (1)天气 l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l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l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l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l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l 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主要气候类型 l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l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l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居民 (1)人口与人种 l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l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l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语言和宗教 l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l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聚落 l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l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l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地域发展差异 l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l 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l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Tags:2015,福州,中考,地理,考试大纲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