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9年.1月常态课教案

日期:2019-1-15 15:32 阅读:
授课内容:  三  年级  上 册   《灰雀》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法学法
1、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句子,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人物的思想美,突破重点。
2、“乐学”学法设计:参与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词语
胸 脯   婉 转   欢蹦乱跳
散 步   仰 望   自言自语
肯 定   低 头    诚 
郊 外   严 寒   白 桦 树
2.将句子补充完整,概括全文
有一年冬天,列宁_________。
有一天,一只_____的灰雀_______,列宁遇到一个______,并与他交流。
第二天,那只_________。
3.(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让学生对灰雀有个初印象。)
  找出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对于这些灰雀,列宁喜不喜欢它们?从哪里能看出来?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用“~”找出有关词。
生1:[自信地说]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被小男孩逮住了。  
生2男孩说:“没……我没看见。”这句话中小男孩说了两次“没”看见,我觉得小男孩说话结结巴巴的。如果他没逮灰雀,就可以直接说,那为什么要结巴?我觉得他心虚。
生3:那个男孩……不敢讲。这句话告诉我们小男孩知道灰雀没有死,那么,他也肯定知道灰雀去哪儿了,而文中介绍他不敢讲,毫无疑问,灰雀肯定是被他逮着了。
生4:男孩看看列宁……活着。这句话里,“会飞回来的”用了两次,可以看出小男孩说话非常肯定。我想,当他看到灰雀失踪后列宁那么着急,他不忍心让列宁难过,就告诉他真话——它还活着,希望列宁不必再担心。
(课件展示小男孩的话,指导感情朗读。)
3.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带走的。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11至13自然段。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如果你是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你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又会对列宁说些什么?
 4.总结课文。
Tags:2019年,.1月,常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