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日期:2014-1-17 16:55 阅读:
    紧张有序的下学期开始了,本学期,一年级语文备课级共有3名教师,我们承诺,会继续努力,以认真热情的心态完成学校各项工作,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来计划,以贯彻落实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为契机,紧紧抓住教学主渠道,以推进教学、教研、作业、评价的有效性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继续落实教学常规、规范,落实、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本学期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语文学习兴趣较大,但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比较浮躁
    教材提供了不少生动活泼的训练形式,启发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喜动不爱静,整节课热热闹闹,“自我中心”现象严重,不注意倾听,缺乏纪律约束,学习显得比较浮躁;还有一部分学生为活动而活动,活动后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也没有获得发展,热闹背后留下的是问号。如果长此下去,学生就不能沉下心来学语文,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识字量大了,语言获得了较明显的发展,但学习负担普遍偏重
    识字量的增多,为学生提前进入阅读提供了保障,学生学了教材中的课文,可以去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从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话质量看,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进入识字和课文学习阶段后,每篇课文几乎都要识记十个左右的汉字,学生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
    (三)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两级分化日趋明显
    由于学前基础不同,家庭环境不一,学生领悟能力的差异,学生群体中呈现出较以前更大的个体差异。发展好的学生识字量可以非常可观,朗读水平得到较大的发展。而另一部分学生,学前识字本来就少,进学校后识字增长速度慢,阅读量偏少,适应能力又比较差,日复一日,这两部分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后一部分学生也许会因为离目标太远或差距太大从此丧失学习的信心!
    因此,作为一年级的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在起始阶段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感知祖国语言的丰富,更要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三、工作目标:
    1、制订切合本年级实际的教研计划,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记载。
    2、加强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加强教学过程常规管理,切实落实在常态的课堂教学,实行组内相互听课、评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
    3、打造书香校园,培养一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开展好儿歌诵读活动,同时开展好写字展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开展好同课异构活动,相互听课,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少于10节)
    四、主要工作:
    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打造高效课堂。
     备课:
    (1)集体备课每月不少于二次,每次教研活动有中心议题,以便对教材分析、把握、理解和挖掘的研究。
    (2)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
    (3)落实点:1、各类教学计划、教案中各单元分析,2、要关注重点内容的落实、篇章之间的坡度及衔接。
    上课:
    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另外,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虽然学生还处入在入门起步阶段,但从考试出题的多样性,给我们语文老师警示,语文教学不仅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作业:
    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在周末练习卷设计上力求定位准确、内容正确,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本周学习的重点、难点,便于学生复习,家长指导。
    辅导:
    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教学评价:
    遵循教研员要求,共同拟定练习卷,紧扣教材,关注教学重点的落实,知识点的衔接。
    2、做好备课组的常规工作,每次开展活动,要按计划认真执行,并做好活动记录。
    (1)认真制定好教学计划和复习计划。
    (2)每单元轮流出好一张形式活泼多样的练习卷。
    (3)注重备课组资料的积累。
    五、具体活动安排

月份

主要内容

2

 

 

 

 

1领会教导处工作精神,结合本组实际,完成本学期活动计划,重点确立研究内容,确定互观课安排。

2摸底练习,剖析教学现状。

3、开始随堂听课,明确本年段的教学目标。

4、组内学习:学习二期课改课程标准。

1、整体感悟教材。

2、解读课程标准。

3、加强对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研讨和有效练习的编制。

(1)        分析第一、二单元教材。

(2)        加强对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研讨和有效练习的编制。

(3)        相互督促对话常规的落实情况。

4、注重单元巩固。

 

3

1大组教研:整体研究教材、把控能力训练、习惯培养等

2第一次备课检查

3、第一次作业检查。学生随访。

1、重点分析第三、四单元教材。

1)加强对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研讨和有效练习的编制。

2)相互督促对话常规的落实情况。

3)注重单元巩固。

4月份

 

 

 

 

1、教研组建设:⑴英语教研组经验介绍,(发挥引领作用)、⑵教学整体设计,以符合年段、学生发展的特点。

2.期中阶段性练习、质量分析、跟踪措施拟定。

1、期中复习考查及质量分析

5月份

1、结合跟踪措施,第二次作业检查反馈

2、加强反思,第二次备课检查

1、重点分析第五、六单元教材。

1)加强对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研讨和有效练习的编制。

2)相互督促对话常规的落实情况。

3)注重单元巩固。

2组内学习:低年级课堂教学优秀案例(资料)

6月份

1、教研组建设:工作小结

2、期终复习、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工作。

1、重点分析第七、八单元教材。

1)加强对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研讨和有效练习的编制。

2)相互督促对话常规的落实情况。

3)注重单元巩固。


Tags: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