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高考期间家长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

日期:2012-6-4 14:13 阅读:

 高考近在咫尺,临考前无论是自身还是周边的环境都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很多考生在临考前出现身体不适,心理焦虑,信心大减等诸多的问题。面对着孩子特殊时期特殊的状态,作为家长却不知如何下手,改为孩子做些什么?对此,搜学网高三家长俱乐部邀请到心理督导师、教育硕士、教授,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姜辉丽老师为广大的高三家长讲述临考前的准备工作和应对方法,从心理和行为上帮助家长和考生顺利走过高考,实现升学理想。

  高考仅仅是人生当中的一次经历

  无论是现在备战中的高三学子,还是广大的家长,甚至是全国经历过高考的人,回过头来看看,高考不过是我们人生经历当中的一个环节,是一个美好的、难忘的,最让我们留恋的、充实的一个阶段,它不是最后的一个选择。

  当所有的高三家长能领悟并且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事,就是在帮助孩子减压。实际上真的就是会让很多很多的好孩子,真的就会在这场经历当中,遭遇滑铁卢。比如说前两天,网络上大传的吊瓶班的事,那种满屋子挂掉平,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在输液的孩子们,作为我们一个旁观者,那个感觉很恐怖,高考太可怕了。作为家长在这个时候,用不着多么的积极,也用不着把事一塌糊涂搞成了一个死胡同,搞成了最后一站。希望家长能够平和,快快乐乐与孩子享受高考的过程。

  只要你的孩子进入了高中,来到了高三这个阶段,来到了高考前夜的此时此刻,其实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出现这么多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让我们很无奈的事,其实就是由于我们在无形当中,给孩子营造的环境、气氛还有我们的导向有关。

  家长要明确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

  失败往往不是力量薄弱,不是智力底下,而是跟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困境、险境,新的环境,很多人的心态失去了平衡、慌了手脚。面对高考,我们的心态该如何调整,应该放到什么样的位置?

  很多家长在高三的最后复习阶段会提一些关于突击补习的问题,给孩子找私人家教,进行一对一辅导,希望巩固孩子的能力,并进行最后一次的提升。此时我们就要考虑到底是家长需要还是孩子真正需要去补习。花大笔钱找一个专家安排一对一的补习,很多家长认为这还不是让孩子考个更好的成绩,实现全家人的理想,一切不都是为了孩子吗?从心理学上来说,这会给孩子增加很多的压力,甚至是造成对孩子的不相信。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就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真诚的信任,最好能跟孩子商量,如果孩子确实觉得这段时间的复习,自己还是有点搞不清,想集中整理一下,想集中的好好的把考错的题还有一些不把握的东西进行一次梳理,那么就可以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

  对于一日三餐,是家长们认为自己最能给孩子提供到的帮助,如果家长一味的去思考这些问题去做应该准备的一日三餐,就会容易把应该做的事情转变成不应该做的事情。在备考过程当中,孩子确实很辛苦,一天的身体和精力透支很多,但是在备考和考试期间吃一些生冷的,或者是以前饮食习惯当中,不太经常接触自食物,很容易误大事,而影响了孩子的整个系统。

  经过几轮的模拟考试,孩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想志愿,此时很多家长为了保上而随意更改孩子的理想志愿。比如说孩子本来是可以上重本的,但是有的家长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孩子的成绩的一点波动,就主动跟孩子说,不上重本也行,二本、三本妈也支持你,爸爸也支持你。很明显家长是为了给孩子减压,但是减压有减压的方法,用这样的方法无意识在给孩子增压。家长们在给孩子传递一个消极的信号和心理期待。在这个时候对孩子的支持、鼓励、坚定的信任,才是真正的帮助他们减压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调整焦虑心态,乐享2102高考

  压力无处不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各种压力,高考就是压力。在相同的压力下,很多人经受得起考验,而有些人却过不来了。高压,首先有一个来自于成长当中的这么一个潜在的内心的一个巨大的影响,其实越是要强的孩子,越是希望能够回馈父母,能够证明自己。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比如学校的老师、同学,家庭当中的其他亲属。

  焦虑是高三学生,尤其是临考前最常见的心理状态。焦虑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最典型的恐怕就是失眠的问题。对于焦虑,首先要识别心理的这种紧张状态,认清这只是焦虑而不是真事。第二,如果真的发生在了考场,意识到自己脑子一片空白,其实这不是真的空白。真正空白的人是意识不到自己目前什么都不行还有害怕的感觉。此时把手头里自己所有的事情放下,让自己放松,深呼吸,然后闭上眼睛,继续深呼吸。还可以不用休息,把整个试卷浏览一次然后找出一道自己最熟悉的题开做,寻找感觉,把自己的慌乱的思虑,心理的那个状态,带回到正规上。

  关于失眠的问题,作为家长其实可以告诉孩子真正失眠了,胡思乱想的时候,不妨不睡,失眠就失眠,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诸多焦虑状态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不相信自己。其实每一个考生在考试的当天,不论是平时第一名的学生还是最后的学生都会有自己准备好的和没有准备好的题,不论高考在哪一天,都会觉得没有复习完,学无止境。此时就要学会去调整自己,或者是要适应自己。

  比如说孩子这么长久紧张的高压状态下,24小时当中,差不多有14个小时以上,疲惫是正常的,尤其可喜可贺的是,当孩子累了,感觉到很疲倦的时候,能跟家长诉说,能如实的表达他的心声,这是一个更好、更妙的事情,真正的问题已经减少一半。在这个时候,作为家长,能够理解他们,真的能去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孩子,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真的相信他,决定休息还是不决定休息,真的没什么了不起。

  更多关于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敬请关注搜学网高三家长俱乐部官方网站www.club.sooxue.com或拨打全国统一电话400-700-0099咨询。

  下面将讲座过程中家中们提出的问题,专家答疑汇总,更多答疑汇总关注高三家长俱乐部。

  高三家长俱乐部家长:姜老师你好,我是一名高三考生家长,孩子前几天完成了高考前四模,成绩和三模一样不理想,而在一模二模的时候,孩子的成绩还好,这几天觉得孩子脾气反常,无名发火,并常说一些狠话,现在我们特别着急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劝导孩子。

  姜辉丽:我觉得能够心里难受,能够当着家长的面把自己的胸襟表达出来、抒发出来,能够当着你的面发火,当着咱们家长的面能够发火,能够发狠,我觉得不是坏事。至于成绩在一模二模什么不理想,其实模拟考试很多情况下,比正式高考的情况严的多,难的多,深的多。一个是为了模孩子的底,希望给大家一点点压力,让大家好好的规划。所以往往会相对来说难一点。首先,作为家长要接受,第二鼓励孩子发泄,作为家长其实听着就行了,就是这么简单。

  高三家长俱乐部家长:姜老师您好,我的孩子这次测验题落的稀里糊涂,头脑一片空白,都没有信心了,孩子这是怎么了呢?以前他是信心百倍的,姜老师你帮我分析一下孩子的现在这种情况好吗,谢谢。

  姜辉丽:这个孩子成绩一直还是不错的,只有这一次,我就不知道这一次或者这一次测验的前后发生了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一贯是信心百倍,比较优秀的,仅这一次信息糊涂或者空白没有什么了不起。接下来恐怕要帮孩子看看,希望家长能够坐下来,听孩子来自己分析,有一次两次大考前的失势是好事,我们应该清醒,能发现什么紧张,能发现某一些题性现在掌握的不好,正好给了我们一个警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

  高三家长俱乐部家长:女儿高考的时候正好是她每月的生理期,该怎么疏导她?

  姜辉丽:作为女孩子,在高考的时候还是其他考试的时候,或者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日子的时候,往往发生这样的问题。我觉得看孩子的需要,如果孩子的反映和状态,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我们为什么要去疏导她?因为这里面我读不到孩子在个生理期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反映,我倒是能感觉的到,我们家长很纠结,所以如果要是我们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好办,我们来调整自己好不好。

  高三家长俱乐部家长:姜老师,我家的情况跟你说的很像,刚才我女儿跟我们说,她平时感觉都挺好的,就是考不出来,请问怎么样去开导她呢?

  姜辉丽:我想告诉你,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真的不是先去想解决办法,而是要去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平时一直表现的都很好,可是一旦大考试的时候,就考不出来。为什么?所以我希望通过讲座也好,不仅是帮助孩子解决燃眉之急,我更希望我们做家长的心理。我们可能更好的去关注孩子和做好他的一个后盾。通常来说,一般大考的时候考不出来,这个在孩子的心里来看,每一次的考试就是重要的考试,孩子把它的重要性给放大了,同时这样的孩子往往在他的性格当中,或者他的深层心理,存在着一个叫做追求完美的一个情景吧,就是希望能在大考试的时候能考的更好。大考试的时候,一模还是三模,都应该关系到高考,然后这次是大考,关系到你结业等等,有来自孩子自己内部的,也有来自我们作为家长的。如果平时真的很夯实,基础很扎实,或者这个基础掌握的很牢靠的话,还是说接受现在的自己,能考的什么样是什么样,而且平时的状态就很好。

  高三家长俱乐部家长:姜老师你好,小孩两三次模考,成绩都有所下降,信心很受影响,有一点焦虑,这种情况下,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

  姜辉丽:在考试的时候成绩下降,有的时候很高的信心,然后就在几模考试下降了实际这里面还有孩子对自己的不自信。焦虑是正常的,高考不是什么人生当中的最后一站,不是什么决真,但是它也确实是一个大事,是比较大的一个考验,面对一个大事,如果我们不焦虑,一点不紧张,这反倒是个问题了。所以有点焦虑很正常,另外家长说连续三次考试下降,信心受影响,有点焦虑,这个情况下,就是说作为家长,作为孩子的妈妈,还是作为家长你怎么样,怎么去看待很重要。

  高三家长俱乐部家长:我是辽宁理科的高三家长,孩子最近经常有非常简单的问题,都要反复思考的现象,这是焦虑吗?属于哪种情况,应该如何去解决呢?谢谢你。

  姜辉丽:经常有非常简单的问题都要反复思考,这是焦虑吗?我觉得我们家长现在很棒,就是已经会有这样的判断了。如果有这样的焦虑的话,一是要接纳。第二如果非常简单的问题都要反复的思考,如果孩子认为这种思考很困扰他,他不想思考可是又控制不了自己,凭我的判断,可能这个孩子的心理的这种问题,已经攒了一段了。其实没有一个办法是万能的,其实没有一个问题没有它的特殊性的,所以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环境,产生的问题比如说三模成绩都捕获,类似相似的办法都是不一样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希望家长多从这个角度去思考。

Tags:高考,期间,家长,该做,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