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构建“双线制”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

日期:2009-1-5 09:08 阅读:
摘要:文章在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索。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双线制”下的职业教育“前移”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这一思路,本文就如何发展“双线制”下的职业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当前对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一方面是基于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人才的匮缺,职业技术教育还远远未能满足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我国的体制转轨和产业转型亟需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以及新兴技能的培育,职业技术教育是承担该重任的无法替代角色之一。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选择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其挑战
  
  近几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快,通过对我们的调研数据整理、归纳与比较,调研结果显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招生规模、发展层次、教学改革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发展和提高。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数呈下降趋势,但招生规模有所扩大;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授课内容市场导向性较强,学生所学专业多为热门专业;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强;第五,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业率较高。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目前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整个社会对职业院校的歧视较为严重,目前整个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被普遍认为是“二流的教育”,高职院校在我国的高考招生层次中位于第四或者第五批次,高职的生源似乎是高考筛选下来的,甚至不少人认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来人才的技术含量逊色于同等高等工程技术院校。
  2、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条件欠佳,资金投入不足。
  3、职业院校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实践经验。
  4、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5、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就业服务不到位,由于社会歧视和就业服务、劳动保障制度等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学生尽管就业率较高,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还是明显表现为就业信心不足,职教学生部分逐渐成为职场中弱势群体。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发展。
  
  二、国外双线制职业教育经验
  
  国外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大多采取双线并行,相互沟通的发展模式。很多国家的教育体系,都让学生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助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这种大多数的教育体系既纵向可以逐步发展,也可以横向彼此联系沟通。保证了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机会也提供了进入普通教育体系的机会。这一模式实施基础有几下几点:
  
  (一)平等的观念和地位奠定了双线制的思想基础
  平等的教育观和就业观奠定了职业教育的平等地位。在很多国家,职业教育具有和普通教育平等的地位。平等的教育机会是选择学术性的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先决条件。平等的就业观则是保证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基础。很多国家都把职业教育作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手段。
  
  (二)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立法思想保障了双线制职业教育的实施
  很多发达国家都通过职业教育立法将职业教育的发展置于法律框架之下。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立法,有助于树立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观念,将职业教育逐渐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在终身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职业教育被看作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一个阶段性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
  
  (三)投资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促进了双线制职业教育的发展
  国外的职业教育投入渠道较宽,投入相对较多。美国公立社区学院经费的来源渠道可归纳为五种:地方税收、州政府拨款、联邦政府资助、学生所缴学费和其他收入。法国的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办学动机来自政府,办学主体也是政府,因此经费也以政府为主,来源主要有:中央政府的预算收入(主要支付教师工资)、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大区政府的专项经费、欧盟社会基金、企业缴纳学徒税、行业协会资助等。日本的职业教育一方面积极倡导和鼓励民间团体、个人捐款或捐资于教育;另一方面采取法规手段硬性规定企业、产业部门承担教育经费,以保证教育资产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很多国家的职业教育既有公共投入也有企业和私人投入,公共投入所占比重对职业教育体系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职业教育的效率界定模糊不清,这种性质限制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很多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公共开支并不高,相反,私人部门对培训的支出却较高。多元主体参与的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绩效。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借鉴:
  第一、确立职业教育平等的教育观和平等的就业观;
  第二、树立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职业教育立法思想;
  第三、培育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资主体和办学主体;
  第四、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双线并行、相互沟通,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第五、优化职业教育区域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三、我国双线制教育体系面临的困境
  
  综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选择“双线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路线是教育大众化和公平化的必然选择。而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前移可以改善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结构促进职业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建立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行沟通的“H”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改变职业院校集中在大中城市的状况,形成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布局。为了建立这种双线制的教育体系,我国还面临诸多的问题。
  
  (一)整个社会对职业院校的歧视较为严重,制约职业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
  由于“官本位”思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职业技术教育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二流的教育”,高职院校在我国的高考招生层次中位于第四或者第五批次,高职的生源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考生争相读一本,二本甚至三本也不愿意第一志愿报考高职院校。
  
  (二)定位不准,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交叉重叠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对于什么是职业教育没有界定清楚,许多人认为,普通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白领的教育,而职业教育是培养各种层次的技术工人的教育,使人们误以为上了职业教育,今生就注定是工人了,这是一种歧视性的看法。实际上,职业教育应该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某种专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达到就业的目的或就业后易于提高的一种教育。因此,职业教育不应局限在中专、大专层次,而应涵盖教育的各个层次。
  
  (三) 法制建设相对落后,职业高等教育没有得到有效的法规支持
  尽管我国在1996年就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法》,但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在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和相关的政策支持方面仍较为薄弱,迫切需要我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尽快调整相关政策或出台相关新政策,以推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四)资金缺乏,职业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同普通高等院校差距较大
  目前,国家对普通大学生招收的每个学生都给予一定补助,但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却不给予补助,各级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投入也很少,甚至一点不投入(主要指社会办学),各类职业院校的发展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尽管当前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但由于基数太低,目前的投入有如杯水车薪。各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也普遍不高,尤其是经费投入政策难以得到落实。
  
  (五)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的评价体系没有体现出职业院校的特点
  技师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是职业技术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有很多高等职业学校是近年由中专升格的,学校原有的师资结构大都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新加入的教师,尽管学历较高,但由于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实践能力也较弱。同时,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素质。职业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普通院校没有什么差别,导致教师提高自身实践技能的意愿不强。
  
  四、完善“双线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要点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目前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面临着社会歧视严重、体制不顺、管理混乱、资金瓶颈、就业服务不到位等深层问题与挑战,极大地制约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推广与可持续发展。完善我国“双线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以下几个战略要点:
  
  (一)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给予有力支持
  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相关政策或出台相关新政策,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领域的需要。一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明确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增强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法律保护;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三是,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鼓励行业、地区办高职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
  
  (二)整合教育资源,建立高等教育“双线制”体系
  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规律,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众化进行结构的重大调整,即必须赋予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地位,实行“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并行的双线发展制,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允许设置职教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层次,并可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在本科以上层次交叉。同时,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自身资源的整合力度,对那些规模小、效益低、专业特色不明显的学校要下决心撤并,保留专业特色明显、规模较大的职业院校,而对同行业、部门举办的多所规模小的职业学校进行整合,在发挥骨干学校优势的基础上,设置综合型的职业学校,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前移,大力开办县市级大学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主要就业地也集中在大中城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大中城市,所培养的实用型人才大中城市难以大量接收,而急需大量实用型人才的县市级以及广大农村又难以吸引来。推进高等职业大学前移,逐步向市级城市、经济状况较好的县办职业大学,改变目前大学集中在大中城市的状况以拉近求学人员与学校的距离,不仅降低了上学成本,减轻学生负担,而且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除城乡差别,满足地方对实用人才的需求和解决大学生就业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大学县级前移,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
  
  (四)改进教育管理模式,制定适应职教的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
  要适应职教教育规模、教育观念、教育功能的变化,改进教育管理模式,改进政策,制定适应职教的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首先,改变目前招生中由行政下达招生计划现状,允许高校根据自身的发展规模、师资力量、高考生源情况,适当扩大或缩小招生规模,逐步招生计划由“省教育管理部门定”过度到由“学校和市场定”,使职业学校的招生“入口”和毕业“出口”都走市场经济。其次,学校的专业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定单式培养,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就业方向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指向,设置实践型课程体系,设置多样化的教学类型和教学形式。另外,要建构适合职教特色的职教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实行以论文和以职业技能为主的双重参考标准,完善“教师”和“工程师”两种并行的职称评审体系,职称评审权利下放,评、聘分开。
  
  (五)改进教育管理模式,给予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同等的待遇
  一是明确区分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功能,以改变目前二者培养目标相互重叠的状况。特别是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给予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同等的待遇。二是尽可能不用“某某职业学院”等带有歧视性的称呼,应以行业特色及社区学院来命名,因为,从本质上说,普通高校也是一种职业培养。这样就可以给予职业院校及其学生以更多的尊重、更大的选择空间。三是改变目前招生中由行政下达招生计划现状,允许职业高校根据自身的发展规模、师资力量、高考生源情况,适当扩大或缩小招生规模,逐步实现招生计划由“省教育管理部门定”过渡到由“学校和市场定”。使职业学校的招生“入口”和毕业“出口”都走向市场。四是建构适合职教特色的职教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实行以职业技能为主和以论文为辅的参考标准,完善“教师”和“工程师”两种并行的职称评审体系。
  
  (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援助职教行动计划”
  在当前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引进一些有专长的高级技师和现场工程师进校担任技能训练教师,以改善现有师资结构;其次,通过建立优胜劣汰的流动机制,采用考试、考核、考评和双向选聘等办法,对不合格的教师予以淘汰,对优秀教师则给予较高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愿意到职业院校任教;再次,可以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日常培训工作,有计划地组织现有教师到工业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习轮训,使其熟悉现代企业运作,提高专业技能,要继续依托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扩建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形成师资培养培训网络,尽快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
  
  (七)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技术教育投入机制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职业技术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直接受益者是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和接受其就业的企业,但最终受益的是国家和社会。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第一主体的责任,切实加大职教投入,体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同时,政府要牵线搭桥,沟通校企之间的联系,做好捐资、引资、融资工作,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多元化,积极推动社会力量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提高非政府办学主体参与程度,走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的新路子,实现政、校、企三方共赢,为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创更大的空间。[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lunwentianxia.com][来源:论文天下论
Tags:构建,双线制,中国,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