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1世纪不能缺乏人文教育

日期:2005-12-21 13:53 阅读:

21世纪不能缺乏人文教育

          虹桥二中 倪志坚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各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比重直接决定该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分量。在浙江,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学科往年在中考中占有100分,分量不够,学生不重视,已是不争的事实。听说明年开始在中考中将不记社会政治学科的分数,考后分为ABCD几个档次。现在初三部分老师已向学生宣传社政学科不重要了,家长们也向子女灌输社政科不要太理睬了。

作为一个学历史专业并且教社政学科的我,还是要呐喊一下:人文知识不可少,历史与社会也很重要。第一个原因是现实的,历史课学生不重视,所以有必要先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历史可以使人明智,历史可以使人产生民族自豪感,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性格.第二个原因是历史的:每一个知道点中国近代史的人都有一份特别沉重的民族情结,历史老师更是如此.
     记得中学时,历史老师历数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种种劣行,日军侵华犯下的种种暴行时,总是那么慷慨激昂.师生们恨不得逆转时光,回到近代史上最需要热血儿女的那个时代,拿着武器,到北洋水师的战舰上去,同民族英雄们并肩战斗,痛击强盗.
     如果我们不记得历史,说不定哪天某位中国影星又会穿上印有日本军旗的上衣,在T形台上无耻的招摇.而台下的中国人们,只知道狂热地拍照……

  21世纪,固然要重视科学教育,但是人文教育也不可或缺。因为科学与人文都是人类所必须的知识,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我们所说的科学教育,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和技术教育;而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广义地说,也包含了社会科学的教育、美学艺术的教育,通常称之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或自然科学教育,在世界教育领域,大致上是从19世纪30年代科学课程进入西方国家学校开始的。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发展,科学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日益突显,科学教育也就迅速地占据了现代教育的核心位置。19世纪末,西方国家已形成了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整个20世纪,科学教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体,人文教育则逐渐衰落,虽然在20世纪初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己经看到了忽视人文教育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恶果,并且强烈呼吁加强人文教育,但时至今日,人文教育的薄弱状况以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各国教育界的警惕和深切忧虑。因为,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当今世界面临着的种种问题和危机,诸如霸权问题、战争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贪污腐败问题、色情暴力问题、恐怖主义活动问题等等,无不与人文精神的衰落有关。在现代物质文明如此丰富多彩和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伦理道德沦丧和精神文明的堕落却向着另一个极端发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同时,掌握先进科技危害人类的危险程度也日益增加。在基础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功利倾向和实用主义也蔓延泛滥。人们不禁要问,在科学技术出现了如此灿烂辉煌的成果的同时,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物质文明,另一方面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明面临着如此令人担忧的局面,这一矛盾如何解决?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如何重新弘扬包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内的世界人文精神。

这个客观世界及人在其中的实践,反映到人的大脑中而形成的感知,基于这个感知之上而由大脑加工出来的认识或获得的知识、观念,尽管它们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类型的,但绝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言而喻,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尽管彼此相区别,然而正因为均来源于或者讲共生于人的大脑、客观世界及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实践,所以自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讲得生动些,就是:“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其实,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是什么”,因为“为什么”、“如何做”都可表达为“是什么”,即“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方法?”例如,“物体为什么下坠?”可表达为,“是什么力量使物体下坠?”显然,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以人的意志与感情为转移,我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就越真。所以,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讲得生动些,就是“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应该)?”“应该如何做?”同样,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应该是什么”,因为“为什么(应该)”、“应该如何做”都可表达为“应该是什么”,即“应该是什么原因?”“应该是什么方法?”例如,“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应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表达为,“我国现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是什么理由?”显然,“应该”就是带强烈的“终极关怀”的感情色彩,人文就是如此。我们的活动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所以,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还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括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20世纪科技的高度与迅速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众所周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采用基因技术,将人与黑猩猩进行某种杂交,肯定会出现一种新的生物,这种新的生物是否比人更聪明、更健康?这绝对是一个科学问题,但绝对不能进行,绝对比起克隆人还更反“应该”、反伦理、反人类。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
人文是求善,但人文不能保证其本身基础正确,可能事与愿违,“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了,反而是反了“应该”。“应该是什么”的“应该”一定要合乎“真”,据说,过去在我国某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自然“应该”;然而,当时并没有弄清沙漠下面水的情况,谁知该处水不多,树种下去,开始有水,蓬勃生长,一旦此水吸尽,树全死了,比绿化前还糟,沙漠下面的水都没有了。显然,人文需要科学奠基,求善需要求真奠基。
然而,科学与人文是共生的,是互动的,有以人文导向的科学,也有以科学奠基的人文,这就是“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的“交集”,即数学上所谓的“交集”。此即,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方向及其结果的应用应该有利于社会、国家、民族与人民,求真也应求善。求善也须求真。例如,“我们是要消灭癌症的”,既真又善,是“交集”。“我们应该发展绿色农业产品”,既善又真,是“交集”。不处于“交集”中的“是什么”,有两类:一类反善、反伦理、反“应该”,就决不能做;一类不反善、不反伦理、不反“应该”,就应该按实际情况去处理,而决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因为其中不少是十分基础性的研究。历史已再三表明,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世界中好奇的需要,而且其中不乏对后来重大的科技创新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研究工作。不处于“交集”中的“应该是什么”,也是一样,也有两类:一类反真、反科学,导致反“应该”,就不能做;一类并不反真,不反科学,也无现实的恶果,就不能形而上学地去禁止,因为其中不少是美好的大胆的愿望。幻想、希求。历史也已一再表明,人类许多了不起的科技成果正是前人美好的大胆的愿望、幻想、希求所导致的,人类许多坚韧不拔的前赴后继的奋斗是受此激励的。是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根生”,同源共生,存在着“交集”。其根、其源、其交都在实践之中,即杰出的科技大师与卓越的文艺大师,乃至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规律的。科学固然如此,人文亦复如是。

1.    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
纵览历史,横观中外,文艺界能有大成就者,莫不重视“深入生活,深入实践”,莫不提倡“源于生活,源于实践”,不但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干万件事”,不但是从书本上,从载体上去继承,而且要从生活中,从实践上去学习、去体悟、去创新,而决不“闭门造车”、讲假话、说废话、胡编滥造、自欺欺人。苏轼讲得多么明白;“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文艺作品中有夸张,“白发三千丈”,那是为了突出某一方面,突出“缘愁是个长”,而决不是“无中生有”。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文艺作品极富文彩地描叙了一些极为一般的事实,但这些事实的科学根据作者却毫无所知。王之焕诗篇《登鹳雀楼》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得高,望得远,众所周知。为什么登得高,望得远呢?抛开登得越高,遮住视线的障碍物越少这一点外,因为地球是球体,越高则视线与地球的切点高观察点越远,即望得越远,实际上望得越全。

2.    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这是任何一个领域中大师所追求的,实际上也是人所追求的。一个深刻的经得起各种变化考验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客观实际的现象,而且更要认识其本质。“万变不离其宗”,变者现象也,宗者本质也。我很早就同数学教师讨论过,漫画家懂得数学,懂得现代数学“拓扑学”,漫画家笔下的那寥寥几笔,不管如何夸大,确把对象刻画得维肖维妙,因为那几笔,不是一般的几笔,而是所刻画的对象这个几何图形在“拓扑学”中的图形“特征不变量”。文艺界中讲究要“神似”而不是“形似”,“神”即为本质,即“特征不变量”,“形”即表面、即现象,“神似”就是要提取“形”中的“神”、本质、“特征不变量”。我还一再举过描写春天的两句名诗,一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是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有多少名家赞颂“绿”与“闹”两字用得极妙,无他字可取代。为什么极妙?从科学角度上看,妙在这两字都是相应空间中春天的“特征不变量”。至于论文中的关键词,KeyWords,就是论文的内容的“特征不变量”,由其而知论文是要讲什么。

3.    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的规律。
自然界及其变化的规律、社会及其发展的法则、人生的真谛、事物的奥秘莫不存在于客观实际之中。“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科技大师的执著探索,文艺大师的坚韧追寻,正如王安石所讲:“以其求思之深,无所不在也。”不谈老子的《道德经》之类具有高度哲理的著作,就是在认真的文艺作品中,不但紧紧地同人生、同社会、同生活相联系,而且有的也紧紧地同自然界有关。读一读辛弃疾的调《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吧,这是一首了不起的词,不仅是文学妙作,也是科技佳篇,它实际上揣测出了在高空有“高空风”,在空间有“万有引力”,而且更隐约推断出了月亮很可能绕地球而行这一规律。不论是科技作品,还是文艺作品,或其他作品,终归有它采用的形式,所表达的内容,以及由此形式与内容所包涵的理念、观念、哲理、理想等的认识。一本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形式是科学巨著,内容是关于平面几何图形及其元素的特性及其关系。思想呢?实际上提供典型的形式逻辑思维,树立了一个为后世科学家效法的科学体系典型。一首《诗经·周南·关睢》短诗,内容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地描叙了男女间的爱情。思想呢?孔子将此列于诗三百篇之首,实际上是提出了爱情与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两大要素这一卓越的思想。一切作品一定是以形式、内容及所包涵的思想三者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存在的,而其基础均在于实践,无一例外。


科学与人文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然而,科学毕竟是科学,人文毕竟是人文,既彼此密切相关,又相互明显区别,即“和而不同”。相关,表明可以互通,可以互补;区别,相异,表明应该互动,应该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地发展,以求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是重要的。人文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人文是“为人之本”。人而无本,何以为人?人文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关系到7个方面。

1.    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民族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而非取决于“基因”,民族的人文文化亡,民族亦亡。

2.    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国家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核心是民族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对人文文化的认同。

3.    关系到社会的进退:社会的进步既取决于物质文明、科学文化的进步,又取决于精神文明、人文文化的进步;无前者,则无知、落后、野蛮,无后者,则无耻、卑鄙、下流;越有前者越无后者,则比无知更无知,比无耻更无耻,灾难将至,自取灭亡。

4.    关系到人格的高低:人的思想品质分3层,基层是人格,中层是遵纪守法,顶层是政治方向;顶层是根本,方向一错,全盘皆错,然而人格是基础,人格直接取决于人文的陶冶。

5.    关系到涵养的深浅:涵养直接反映为言行的文野、度量的大小、处置的宽严等,这也直接取决于人文的陶冶。

6.    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左、右两半脑有所分工,直觉、顿悟、灵感主要在右脑,右脑的记忆量为左脑的百万倍以上,开发右脑极为迫切,而这正同人文文化活动密切有关。

7.    关系到事业的成败:由上6点,自然有此结论,个人如此,集体如此、社会、国家、民族如此。

  但是,这绝不是说科学技术不重要,科学文化、科学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科技是“立世之基”。人的一切活动必须立足于合乎客观实际,顺乎客观规律基础之上,否则必遭失败。《四书·大学》早已指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8者间的关系,前者为后者奠基,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而“格物”是研究客观世界,“致知”是认识客观世界,“格致”就是科学。不仅宏观如此,还可以讲:第一,科技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第二,科学思想是正确思维的基础;第三,科技方法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第四,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这是科学的精髓。
显然,无“立世之基”,人就无法生存、生活、生产、生生不息;无“为人之本”,就似人非人,社会岂成社会?两者不可缺一!科学与人文正因为相异,就还需彼此互动互补,以大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这主要表现为:

1.    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
人生的追求,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人有个社会,而且更为本质的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应自觉地对社会负责。毛泽东同志赞颂白求恩大夫,因为白求恩对人民极端热忱,从而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负责任更成为世界的急需与主流。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了世界第一次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宣言》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作为学生,应有高素质;进入社会,作为公民,担负工作,这一高素质就应表现为负责任。

2.    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
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知识,人文知识是关于同精神世界密切相联的知识。人作为人,当其处世。既同客观世界有关,又同精神世界有关。对于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识就不完备,人就成为基于这种不完备的知识基础的人,梁思成先生称之为“半个人”,对于高级人才更不能不如此来认识。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不完备,就难于有创新,更难于有原始性创新。

3.    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优秀的思维应包含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一是能有原始性创新能力。科学思维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这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同人文文化有关的思维主要是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这是原始性创新思维的主要源泉。两者不可缺一。爱因斯坦的切身感受就是如此,他讲,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还讲,科学研究中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彭加勒讲,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逻辑是封闭的,实质上,结论就在前提之中,此即,前提经过严格无误的演绎而得到结论。前提不变,结论不可能超越前提,打破原有思维定势而有发现、有原始性创新。商鞅讲得对:“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4.    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个健康的生活应包括,一是物质生活主要合乎生理健康,一是精神生活主要应合乎心理健康。前者主要取决于科学,后者主要取决于人文,这两者还是互动的,而且往往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讲得很清楚:“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

5.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个人同外界的关系
科学承认外界,人文关怀外界,只有既承认外界,又关怀外界,才能同外界和谐,即同他人、同集体、同社会、同自然界和谐,乃至达到“天人合一”。只有有了这种和谐关系,才能凭借外界条件充分发挥个人作用。


我国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虽然有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传统,它同样也存在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的问题。例如,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着文理分班的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很长时间是文理工农医分校;在科学研究领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没有受到像自然科学研究一样的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交叉、渗透、融合也很不充分,突出的成果减少。特别是在国际科技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挑战下,为了迅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不能不对科学教育和科技发展给予极大的重视,人文教育相对薄弱的问题,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显突出。在世纪之交的时刻,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予以极大重视。江泽民主席近两年多次强调要大力促进我国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认识。在教育领域,我们提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在高教领域,更突出地提出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定了几十所高校作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在全国高教界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这一切仅仅是开始,距离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理论认识上,我们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提出“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这无疑是我们思想认识上的一个进步。

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内的各国文化的发展,既有着本国文化的历史继承和传统延续,又有着学习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新鲜成分,因而必然是多元化的。它们异彩纷呈,交织出世界文化的似锦繁华,各国人文教育的内容和特点,也必然反映出各国文化的特色,体现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但是,这并不妨碍各国在文化交流和人文教育方面的共同探索。因为,正是多元文化的格局,汇集成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的繁荣。我们相信,这将促进世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先进方向发展。我们在加强我国人文教育、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努力中,将充分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的优秀精华并努力向世界传播,同时,我们也将十分认真地学习和汲取世界各国的人文文化的瑰宝,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Tags:21世纪,不能,缺乏,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