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做教师先做班主任

日期:2005-4-8 19:41 阅读:

做教师先做班主任

摘要:教师与班主任并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做班主任的都是教师,而教师也都有可能成为班主任。那又何以有先做后做之说呢?

这要从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现象谈起。

无论从教师的心理、学生的心理,还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有差别的。该用何种心态做教师,值得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思考。

首先,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是相统一的。

其次,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第三,做教师先做班主任。

用班主任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教育者的心情引领每一个孩子,做教师先做班主任吧!

关键词:教师、班主任、角色期待、班级工作等

 

正文:教师与班主任并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做班主任的都是教师,而教师也都有可能成为班主任。那又何以有先做后做之说呢?况且正常思路是先做教师,后做班主任,这儿又缘何倒置呢?

这要从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现象谈起。常常听到一些教师的:抱怨:“你看你们班的×××,上课一点也不认真,我的话他根本就不听。唉,不是班主任,他就不怕。”我们姑且不论这位同仁的是非曲直,再看看另外一些现象吧。镜头一:一位教师气汹汹地把一个违纪的学生拉到班主任的面前,刚才还桀骜不驯的学生,马上焉头息鼓;镜头二:一位班主任在自己班上课,挥洒自如,师生配合默契,收放自如,效果良好。而到了一墙之隔的另一班,情况就完全变了,学生听课效率大打折扣,老师的情绪也有所低落,一节课整顿纪律两三次,教学效果自然逊色许多;镜头三:教务处的年级成绩统计表上,两个平行班的均分成绩相差竟达10分、20分。高的,自然是班主任所任学科。而且这种现象很普遍。

如此看来,无论从教师的心理、学生的心理,还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表现在课堂纪律上;表现在教师的威信上;表现在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上;更表现在教学效果上。也就是说,科任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如班主任的教学效果。是不是非班主任就带不好课,教不好书呢?当然不是,不带班主任而教好书,成为优秀的科任教师的,大有人在。那么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教育相矛盾吗?也不是。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共同实施着教育,工作对象、工作目标都是统一的,他们的教育不矛盾。那又何以出现上述现象呢?单纯地做教师,还是象做班主任一样去做教师?值得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去深入思考。

首先,教师与班主任的的工作是相统一的。这一点,只要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及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拿来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一点。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 教育教学的科研者;③ 行为规范的示范者;④ 学生心理的辅导者;⑤ 班级体活动的领导者。仔细分析一下这几个方面,社会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正是今天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只是我们的工作更细、更全面。可以这么说,一个令社会满意的教师,一定会和班主任的工作相统一的。又有研究人员以“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为题对中国、日本、美国三国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突出的有如下几个方面:① 理解学生;② 待人公正;③ 和蔼可亲;④ 乐于言谈。再比较这几个方面,无论教师与班主任,都可以努力去做。他们的工作不存在太多的差异。一个受欢迎的教师,其工作范畴已延伸到班主任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无论班主任还是教师,他们的工作都是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中,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乐于学习该教师的学科,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看,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也是相统一的。

其次,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差异。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无论你采取何种模式管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否认的。通过对比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中的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上述五个条件,而一般的科任教师做的仅仅是第一、第二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余三个方面几乎不做,甚至做之甚少。如:科任教师的班集体活动只是实施教学的班级活动,与广义的班集体活动相去甚远。多项工作的时间、范畴、参与程度都远远少于班主任。班主任在实施这些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与交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出师生感情,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教师有着较大的凝聚力,此时的教学效果也是一般的科任教师所不可比拟的。班主任与教师的差异便由此产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更有别于一个普通的科任教师,如果一个科任教师仅仅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教书匠”,而每能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去考虑做一个新型的“师者”,那么他与班主任的差异将更大。篇首所描述的现象将更加严重。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呢?

第三做教师先做班主任。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真正地担任班主任工作,体验班主任工作与科任教师的差异,它可以让你进一步了解作为教师你可以做的角色,那是良师益友、严父慈母的角色;伯乐、领袖、设计师的角色;是心理医生也是保健员。做班主任,做学生的信赖者,心语的倾听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树立起威信,增强凝聚力。当你再向他们实施教育时,就可以取得极好的效果了。“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吧。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做班主任,真正体验为何学生近班主任,而远科任教师。另一方面,以班主任的心态做教师。不满足于只教书而不育人,增加与学生的亲和力,将科任教师的职能进一步延伸,戒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特别在今天的新理念下,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再也不能用传统的“师者”自居了。教师的责任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有可能自由地发展创造性才能和兴趣,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

做教师先做班主任,要淡化教师与班主任的差异。教师也好,班主任也好,都是教育者,都在对相同的对象施教。无论教师与班主任都应该满足社会对教师这个角色的期待,满足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教师即是班主任,班主任亦是教师。无论教师还是班主任,在实施新课程时,都应重塑教师形象。“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教育,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再仅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活动组织者”、“班级管理者”、“模范公民”、“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等等。做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好角色,才能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

让我们每位教师都用班主任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教育者的心情引领每一个孩子,做教师先做班主任吧!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刘伟

《谈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韦韧

 


 

 

 

做教师先做班主任

摘要:教师与班主任并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做班主任的都是教师,而教师也都有可能成为班主任。那又何以有先做后做之说呢?

这要从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现象谈起。

无论从教师的心理、学生的心理,还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有差别的。该用何种心态做教师,值得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思考。

首先,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是相统一的。

其次,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第三,做教师先做班主任。

用班主任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教育者的心情引领每一个孩子,做教师先做班主任吧!

关键词:教师、班主任、角色期待、班级工作等

 

正文:教师与班主任并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做班主任的都是教师,而教师也都有可能成为班主任。那又何以有先做后做之说呢?况且正常思路是先做教师,后做班主任,这儿又缘何倒置呢?

这要从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现象谈起。常常听到一些教师的:抱怨:“你看你们班的×××,上课一点也不认真,我的话他根本就不听。唉,不是班主任,他就不怕。”我们姑且不论这位同仁的是非曲直,再看看另外一些现象吧。镜头一:一位教师气汹汹地把一个违纪的学生拉到班主任的面前,刚才还桀骜不驯的学生,马上焉头息鼓;镜头二:一位班主任在自己班上课,挥洒自如,师生配合默契,收放自如,效果良好。而到了一墙之隔的另一班,情况就完全变了,学生听课效率大打折扣,老师的情绪也有所低落,一节课整顿纪律两三次,教学效果自然逊色许多;镜头三:教务处的年级成绩统计表上,两个平行班的均分成绩相差竟达10分、20分。高的,自然是班主任所任学科。而且这种现象很普遍。

如此看来,无论从教师的心理、学生的心理,还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表现在课堂纪律上;表现在教师的威信上;表现在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上;更表现在教学效果上。也就是说,科任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如班主任的教学效果。是不是非班主任就带不好课,教不好书呢?当然不是,不带班主任而教好书,成为优秀的科任教师的,大有人在。那么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教育相矛盾吗?也不是。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共同实施着教育,工作对象、工作目标都是统一的,他们的教育不矛盾。那又何以出现上述现象呢?单纯地做教师,还是象做班主任一样去做教师?值得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去深入思考。

首先,教师与班主任的的工作是相统一的。这一点,只要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及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拿来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一点。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 教育教学的科研者;③ 行为规范的示范者;④ 学生心理的辅导者;⑤ 班级体活动的领导者。仔细分析一下这几个方面,社会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正是今天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只是我们的工作更细、更全面。可以这么说,一个令社会满意的教师,一定会和班主任的工作相统一的。又有研究人员以“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为题对中国、日本、美国三国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突出的有如下几个方面:① 理解学生;② 待人公正;③ 和蔼可亲;④ 乐于言谈。再比较这几个方面,无论教师与班主任,都可以努力去做。他们的工作不存在太多的差异。一个受欢迎的教师,其工作范畴已延伸到班主任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无论班主任还是教师,他们的工作都是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中,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乐于学习该教师的学科,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看,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也是相统一的。

其次,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差异。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无论你采取何种模式管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否认的。通过对比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中的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上述五个条件,而一般的科任教师做的仅仅是第一、第二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余三个方面几乎不做,甚至做之甚少。如:科任教师的班集体活动只是实施教学的班级活动,与广义的班集体活动相去甚远。多项工作的时间、范畴、参与程度都远远少于班主任。班主任在实施这些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与交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出师生感情,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教师有着较大的凝聚力,此时的教学效果也是一般的科任教师所不可比拟的。班主任与教师的差异便由此产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更有别于一个普通的科任教师,如果一个科任教师仅仅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教书匠”,而每能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去考虑做一个新型的“师者”,那么他与班主任的差异将更大。篇首所描述的现象将更加严重。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呢?

第三做教师先做班主任。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真正地担任班主任工作,体验班主任工作与科任教师的差异,它可以让你进一步了解作为教师你可以做的角色,那是良师益友、严父慈母的角色;伯乐、领袖、设计师的角色;是心理医生也是保健员。做班主任,做学生的信赖者,心语的倾听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树立起威信,增强凝聚力。当你再向他们实施教育时,就可以取得极好的效果了。“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吧。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做班主任,真正体验为何学生近班主任,而远科任教师。另一方面,以班主任的心态做教师。不满足于只教书而不育人,增加与学生的亲和力,将科任教师的职能进一步延伸,戒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特别在今天的新理念下,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再也不能用传统的“师者”自居了。教师的责任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有可能自由地发展创造性才能和兴趣,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

做教师先做班主任,要淡化教师与班主任的差异。教师也好,班主任也好,都是教育者,都在对相同的对象施教。无论教师与班主任都应该满足社会对教师这个角色的期待,满足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教师即是班主任,班主任亦是教师。无论教师还是班主任,在实施新课程时,都应重塑教师形象。“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教育,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再仅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活动组织者”、“班级管理者”、“模范公民”、“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等等。做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好角色,才能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

让我们每位教师都用班主任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教育者的心情引领每一个孩子,做教师先做班主任吧!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刘伟

《谈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韦韧

 


 

 

 

 

作者:尚修柱         

 

年龄: 36岁

 

单位: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

 

文题:做教师先做班主任

 

Tags:教师,先做,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