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我的读书情节

日期:2005-12-26 15:58 阅读:

我的读书情节
         毛桥九年制学校      杨鹏飞
   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平凡得平庸的人。因为搜索了每一个有记忆功能的细胞后发现:作为一个教师的我,竟然记不住一句教育名言,说不出一个典型的教育案例!这让我心里直发毛。所以我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
  《四川教育》《教师之友》《人民教育》几乎每期都读,自己也买一些书,如:《新课程下教师行为的变化》《中国新教育风暴》等书中有一些震撼人心的话语,如:“为什么要让999人陪  1 人读书?”“我们是在干什么?我们是在认认真真、辛辛苦苦的培养大批厌学的学生,在高强度的压力下,自信心起不来的学生。”……让我开始反思现行教育是否真的不合理?应该说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几年时间内让全国百分之九十几的人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在历次的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牌最多的是中国……可以说我国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举不胜举。可为什么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没有几个呢?我们培养了大批的高科技技术人才,可绝大多数人是不能接受这些教育或培训的。看看每年的中考、高考,能上重点的有多少?没考上的干什么?教育应该针对大多数人,还是少数成绩拔尖者?我们教给了学生多少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有用的东西?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能有多大能力?我开始感到沉重、迷茫。于是更频繁的读书,试图从书中找到答案。或许是由于“饥不择食”吧,什么书我都读。尤其读了不少介绍西方教育的文章,又觉得我国的教育制度不合理了,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又有什么能力去改变教育制度呢?这让我感到更加沉重和迷茫。就在这时,我接触了网络,那是一本更丰富,更值得咀嚼的书。在那里,我读到了很多一线教师的观点、经验,读到了很多名师成长的历程。最让我高兴的是,可以和很多教师、专家交流自己的心得,他们都本着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无私地把自己多年摸索出的经验一一传授给了我。在交流的过程中更让我学会了辨证地去看一个问题。所以我开始有选择性的读书了。那些一味鼓吹西方教育,一味照搬西方教育而不切合中国实际的文章,批判着读;一些只是站在专家角度取宠哗众而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文章,干脆不读,觉得读起来浪费时间。这时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教育界最伟大的人——关注教育、反思教育,甚至批判教育!看不起所有不致力于课改的人!因为我觉得课改后的教育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想的教育方式。直到我读到了王能智老师,才发现我错了!如果说孔子因为是我国第一个致力于教育的人而被写入教育史的话,那么王老师也将被载入史册,他是一个实干家,是我国最早致力于探究性学习的教师。他从  1982 就开始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实验比美国的教育改革都早了一年。从对他的一生的介绍中, 我知道了中国要搞教育改革需要面临的困难和阻力有多大,知道了教育要改革,我们一线教师的责任有多大,需要做的事情是哪些!不是去埋怨,不是光搞毫无实际意义的理论研究。按王老师的话说:“理论上说不清的事,实际会告诉你,”是啊,我实践了多少呢?我有什么资格去藐视别人?去批判教育?我自己就  一个彻头彻尾的空想家!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决定也要做一个实干家!在实践的过程中才发现:
我并不伟大,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教师,但绝对不是一个平庸的教师!
我想我会继续我的读书生涯,或许十年二十年后,我又会对“伟大”“平凡”“平庸”一个特定的含义,也会对教育作出新的诠释!

Tags:我的,读书,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