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
史如明镜,可以知得失 ——读《日本百年维新路》有感 合肥市第五十中学东区 九(7)班 徐采扬 辅导老师:谢静 “生性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倔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 ...
《童年》读后感 合肥五十中东区 九(7)班 黄欣榕 指导老师:谢静 前几天,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他的生活环境让 ...
读家书,品父爱 合肥市第五十中学 九(10)班李雨萌 悠悠岁月,谆谆情怀,在那遥遥数万里的两地之间,每一天都因为思念漫长得好似一世纪,而那一封封溢满父爱的家书,承载着期盼与牵挂来到儿子的身边,将父子的 ...
《悲惨世界》读后感 第五十中学 八十二班 文雪 《悲惨世界》是一部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刻画了法国各个阶级的生活,坚定地捍卫人民有幸福、自由的生活权利。故事的主人公是冉阿让,他是一名 ...
《爱的教育》读后感 五十中东区 八( 12 )班 张雨欣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缤纷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 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像空气一样每天 ...
读一本好书有感 五十中东区八(12)班 张弛 《致加西亚的信》是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在晚饭后与儿子辩论时突发的灵感,哈伯德当即奋笔疾书完成了这本书,仅仅用了一个小时。此后一百年来,《致加西亚的信》被翻 ...
读一本好书有感 五十中东区 八(12)班 唐依凡 直到现在我才将这本书翻开并且读完,直到这一秒我才真正理解一本好书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本妇孺皆知、经久不衰的书。它讲述了一个出身贫寒、自强不息、坚持信念 ...
读《狼图腾之小狼小狼》有感 五十中东区 八(12)班 程子潞 今天,我和同学约好去新华书店看书,我看到她挑了这么多的书很是羡慕,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令我满意的书啊!想着想着,我突然看见了一本名叫《 ...
品《三国》 合肥50中东区 八(12)班 郝艾婷 在暑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目睹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过程,获益匪浅。 我认为曹操是一位具有雄韬伟略的军事家、政治家,并且非常爱惜人才。 ...
乱世佳人-思嘉·奥哈拉 ——《飘》读后感 合肥五十中东区八(11)班 许晓雨 指导教师 魏淑娟 早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读过这本书了。不过当我在初一的暑假与看过一遍之后,我的感触却多了不少。第 ...
读《约翰·克里斯多夫》有感 合肥五十中东区八(11)班 王斓琪 指导教师 魏淑娟 西方许多国家有做祷告的习惯:向自己心中那位神圣的“主”祈祷,并朗诵《圣经》中的某些篇目。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自然不会去 ...
复兴之路 合肥五十中东区八(11)班 李长涛 指导教师 魏淑娟 滚滚长江东逝水,记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英帝国在1840年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开始的列强入侵之潮,到新民主主义思想所引导的民主政 ...
读《中华五千年》有感 合肥五十中东区 八(11)班 蒲志成 指导教师 魏淑娟 《中华五千年》是一本汇聚了中华民族由古到今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的国学经典之作,其内容简练通俗而且幽默风趣,思想积极向上而又深 ...
战争与和平 —读《四世同堂》有感 合肥五十中东区 八(11)班 钟彧婧 指导教师 魏淑娟 古云:“千百年来碗中羹,怨似深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半夜屠门声。”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过 ...
可怜天下父母心 ——读《傅雷家书》有感 合肥五十中东区 八(11)班 沈沁源 指导教师 魏淑娟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丰富,共三十四部,译文以传神为色彩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 ...
宋江之招安二三事 ——读《水浒》有感 合肥市50中东区 八(11)班 徐亦达 指导老师:魏淑娟 今天终于把整部《水浒》看完了,心里有如释重负之感,可众好汉形象一一离去,又让人很是不舍——水浒人物形象丰 ...
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叫《丫头小子在行动》。 这本书主要说了主人公焦迪迪在开学的第一天,班里的方向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开学新作业。第二天,焦迪迪和他的新同桌及其他同学就组建了一个小组。他们便开始认真的 ...
暑假读的一本好书 ——《穿越时空的召唤》 肥西县小庙学区中心学校六(1)班侯晨曦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特别好看的书——《梦幻小公主》第二季第10集——《穿越时空的召唤》。我等它已经很长时间了,我的第一 ...
一片绿叶的回忆 撮镇中学 七(4)班徐超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如浮萍一样随波而逝,但也有些事情会像树根一样牢牢扎在我们的心中,根须不断地向内心深处蔓延。 —题记 每当我打开小学纪念册时,扉页的一片绿 ...
紧随那盏灯 撮镇中学八(4)李炎 举步向前,在文史中漫游,隐隐约约看到一个背影,一个最为熟悉的背影。 忍不住想: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是那个“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