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学习画家的创新精神以及立体派艺术作品中丰富的表现手法,感悟艺术的多元化。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行车,帮助学生感悟立体派的造型特点。引导他们大胆作画。 3.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感悟画家的造型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形象特征及作者的感受,怎样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资源: 图画纸、ppt、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旧知识: 提问:回忆一下,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自行车有什么不同? 展示上节课同学画的不同角度的自行车的写生作业。 二、新授 1.出示毕加索的立体派的作品。 提问:你知道这是谁画的,他是哪国人,是哪个画派的,他的画给你什么感受。 提问:这幅作品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到的? 教师演示:将一位同学不同角度的写生作业的主要部分拖拉局部组成一幅具有立体派特点的作品。 2.分析之前学生画的立体派的作品的优劣。 3.教师演示怎样根据物象的特点运用不同的笔触表现个人的情感。 三、布置作业: 用立体派的形式表现自行车。 巡回指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四、知识拓展 展示一两幅用国画形式模仿立体主义风格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自己试一试。 Tags: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美术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