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4)班共有50人,都是刚满6周岁的学龄儿童.男生28人,女生22人,少数民族41人,汉族9人,非农业户口学生 41人,农业户口学生 9人.虽然是非农业户口占大部分人数,但是农转城的学生较多.双职工家庭仅有 10人,单亲家庭 4人,留守儿童有1人,进城务工子女有9人.学生刚入学不久,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孩子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标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和"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四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另外就是使学生从小学会爱惜学习用品. 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分2组编排,每部分每课都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文,共安排20篇课文,分4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20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400个,写字100个,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新点. 三、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⑴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 ⑴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准确认读305个生字. ⑵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⑶能按笔顺在四字格里书写、默写168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学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口语交际: (1)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2)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3)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5、阅读: ⑴能联系课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子的意思. ⑵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⑶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⑷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培养学生习惯、方法.把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他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2、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3、吃透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5、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识字. 6、口语交际教学时,要重视情境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7、家校通力配合,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每次作业都要求家长签名. 五、课时安排:周次内容安排 1 入学教育 2 汉语拼音1、2 3 汉语拼音3、4、复习一 4 汉语拼音5、6、7 5 汉语拼音8、复习二、9、 6 汉语拼音10、11、复习三 7 汉语拼音12、13、复习四 8 识字(一):1、2、3、 9 识字(一):4、语文园地一、有趣的游戏 10 课文1、2、3 11 课文4、5、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 12 课文6、7、8 13 课文9、10、语文园地三、这样做不好 14 识字(二):1、2、3 15 识字(二):4语文园地四、我会拼图 16 课文11、12、13 17 课文14、15、语文园地五 18 该怎么办、课文16、17、18 19 课文19、20、语文园地六、小兔运南瓜 20 复习 21 机动 Tags:2015,2016,小学,一年级,语文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