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我们还缺少什么 小学英语省级专家 宋巧珍 几年前读《罗兰小语》,其中的一句话成了我近年来信奉的格言,一直激励我坚持学习.当我因惰性不想读书时,当我因忙碌试图放松学习时,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想停下休息时……耳边都会想起罗兰这语重心长的话语--成年人慢慢被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情的减退.也正是这不敢减退的"学习热情"帮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越走越远. 一路学习,一路成长.反思我的学习历程,我们教师在学习的道路上还缺少什么? 也许有些老师会说我们缺少学习机会,也许有些教师会说我们缺少学习资源,也许有些老师会说我们缺少学习时间.作为南实小的老师,我们有比较多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每个月还有全国知名的专家做客我校名师讲坛,学校每个学期都进大量的书籍丰富阅览室.其他学校的老师即便这些都没有,还有各级教育部门的教研活动、培训,身边还有有经验的老师,还有图书馆,还有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和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对话,可以学习大量教育资源、先进教育理念,可以了解教育动态.我个人认为,并非只有外出才是学习,并非只有把书发到手中才有学习资源,所以,我们不缺学习机会、学习资源,我们缺少的是学习的热情、克服惰性的毅力、忙里"偷闲"的机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程,每次回顾都会让自己猛然发现自己在惰性的侵蚀下荒废了时间,因此每次回顾都成为推动自己克服惰性的动力;我还时常回顾自己工作之初的理想,看看理想与现实还有多少差距,看到自己正一步步慢慢向理想靠近,也会激发我克服惰性的动力;我还经常与省内外的名师交流、研讨,交流中我会被他们的勤奋感染,研讨中我会被他们的学识感动,这又是一股激发我克服惰性的强大力量.所以,老师们,有惰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想办法克服,任凭它腐蚀我们学习的热情. 如今只要一谈起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一个字,那就是"忙".学校管理、教育科研、课程改革、学生安全、校园文化、创建工作、校本课程……这些事情每所学校都要面对,每位教师都要参与.既然改变不了环境,为何不改变自己?既然改变不了事实,为何不改变态度?所以调整心态,摒弃浮躁,静下心来学习是当务之急.苏霍姆林斯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提到"如果教师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就要读学术著作".我想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功". "活到老,学到老"是人人皆知的,却很少有人是真正从小到老不停地学习.就我们教师而言,自己拥有的知识量用来教学生、教教材绰绰有余,而且所教学段相对比较固定,教完一两轮就对教材比较熟悉了,驾驭课堂也比较娴熟了,部分教师满足于此,所以缺少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降低了学习热情.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要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为人师表就要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勤学如春起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愿我们点燃学习激情,永远感受学习的快乐! Tags:教师,学习,我们,缺少,什么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