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美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所见

日期:2015-3-9 09:19 阅读:
    美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所见
    --对美术教学方法的反思
    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阮鸿雁
    钱初熹教授在专题四中谈到美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之一:美术教学方法上尚未把握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直矛盾的问题.
    教还是不教?示范还是不示范?不教,学生是不是就不能掌握画法?如果教师做了示范,学生的作品是不是同出一辙?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本事挣脱亦已身受其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结果,却常见幼儿的技巧不足的挫折所苦,学习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钱初熹教授的谈论让我茅塞顿开,这其实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而解决这一问题绝不能走极端.既不能一点示范没有,也不能由老师一手包办.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把握教学引导的度?老师如何把握让学生既能掌握技能技巧又能发挥主体创造性?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美术创造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充分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学生用以眼去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体验、想象、理解、加工改造审美意象,用手对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了技能的使用过程,所以可以说技能是创造力发挥的有效手段.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很多学生的符号式画法让我很头疼,如画小鸟,圆形的头部,三角形的身体和翅膀.再如房子,尖尖的房顶、方形的身体,这些甚至是每幅画必备的东西.应该说,简笔画本身简明扼要地描绘了某些事物的结构和特征,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符号式的画法成了孩子们的定式,阻碍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种描绘是简笔画创作者的成果.这使学生失去了独立的视觉思考与体验审美心理意象的机会,失去了自主发展的机会.我想,学生应该非常喜欢通过绘画表现自己脑海中的意象,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于是尝试着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房子:它们有多高?是什么形状的?窗户长得什么样……学生发现了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窗户,有大有小,楼房上有窗帘、一些管道、装饰的花纹……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寻找出很多平时没有观察到的东西,使画面内容丰富了许多.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可以看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现代美术教育观认为技能的学习是模仿、协调、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抛开"范例必定完美,教师示范必定正确"的模式,在教学中抛开统一的方法,为学生创造宽松、开放、民主的技能学习环境.如果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寻找到知识技能与想象创造的结合点,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Tags:美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