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我与课改共成长

日期:2015-1-30 09:23 阅读:
    我与课改共成长
    淄博市张店区城中小学  梁秀娟
    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期间经历了老教材、人教版新教材、青岛版教材的教学,教材的编排无论是内容还是呈现方式,变化极大.新教材的编排引领着我们每个教师无论是观念还是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单一化、机械化,而是灵活的,多样的,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
    一、注重情景创设,体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老教材对内容的呈现方式单一、单调,而新教材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每个内容都有一副信息量大的主题图呈现,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
    二、教学方式由灌输式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式教学记得教老教材时,往往老师讲得多,学生说的少,为了让孩子听明白,不厌其烦的去讲解,老师的感受是教的很累,学生被动接受,效果不佳,而新教材注重提倡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教师引领下,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与同伴合作交流,自己解决问题,如教学《角的分类》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角,初步感受到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角比直角小,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角进行分类.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归纳总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被充分激发起来.
    三、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自然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互相碰撞,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学生创新思维在这里也得以充分激发.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完长度单位后,让学生利用直尺测量各种物品的长度,体验生活中的长度单位,学完大数的认识后,搜集生活中的大数,感悟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五、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我们会灵活使用教材,如教学中对部分教材进行合理整合,有的教学情景直接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不照本宣科,事实证明,效果不错.
    总之,新教材对老教师的冲击很大,教学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实现与新教材共成长.

Tags:我与,课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