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在"我与他人和集体"中审视自己

日期:2015-1-16 09:15 阅读:
    在"我与他人和集体"中审视自己
    思想品德课程团队
    "培训进入了第三天,从第一天的程序上的不熟悉,到今天的信手拈来,老师们的作品也开始进入高产阶段.在这里年龄、身高、美丑都不是距离和差距,大家共同的都有一腔旺盛的学习热忱……"创新改变世界.只有老师们的认真付出,才可能有高质量的学生队伍.这群可爱又可敬的老师,不顾炎炎烈日参与研修,正是源于对自己知识不断更新的渴求,这样的创新岂止改变老师和学生的命运,也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未来世界……这是济南明湖中学鹿颖老师写的研修感言,也是研修期间的真实写照,是啊,有老师们的研修热情,只要不断在"我与他人和集体"中审视自己,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研修的时间已经过半,从总体来看,我们的研修呈现以下特点:
    一、班级门户建设日益丰富
    经过三天的网上研修,老师们逐渐得心应手.老师们热烈发起话题讨论,用心撰写研修感言,认真完成研修作业,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各班班级门户日渐丰富.指导教师也恪守职责,定期发布班级简报,批改老师们的作业,督促老师学习.
    二、研修质量不断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们注重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探讨.绝大多数老师认真阅读简报,并发表自己的评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按照简报中的作业要求提交作业,受到指导老师与省课程专家团队的表扬,有许多老师的作业被专家推荐并设为资源.正如济南外国语学校的张利老师所说:"我渴望有机会能够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聆听教诲,我渴望能够有一个智慧的平台,看视频和听专家的讲座,能与众多教育同行交流思想、一起成长.远程研修让我拥有这样珍惜的机会,专家老师们高屋建瓴,指导教师诲人不倦,激发我探讨教育规律的热情,同时让我深刻认识到学然后知困的道理.是啊,没有相互的比较与切磋,自己是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感谢远程研修,提醒着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增补学养,要有底气去迎接新的挑战."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任务是学习新课程标准中的"我与他人和集体"部分,准确把握这一部分的修改情况和内容,对于指导我们的今后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标内容,明确了"我与他人和集体"在课标内容中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理解了"我与他人和集体"课标内容的整体逻辑框架,从整体上把握这部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明确了"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部分的课标具体内容.在课程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课例的分析,理解了"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策略.
    在作业要求上,课程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布置了两道作业:
    1.为实施好"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某一课程内容,呈现你所掌握的好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评析.(评析要求:针对课程内容;事理交融;不少于500字)2.请你以"诚信"为话题,进行活动设计.(要求:包括活动目标、活动过程与内容、注意事项,并说明活动设计的亮点)从老师们提交的作业情况来看,多数老师能够紧扣作业要求,认真完成作业任务.
    济南育英中学范惠老师的作业《始于诚实 止于得体》,从案例的呈现、到案例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再到对案例的细致分析,都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特别是对于诚实的复杂性分析的非常到位,受到了课程专家团队的高度称赞.
    济南第十四中学张金玲老师的作业令人眼前一亮,她选择的是一则古文案例,并作了细致的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案例评析:
    一、课标依据:内容标准之二"我与他人和集体"(一)交往与沟通1.1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二)交往的品德2.2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正确认识、体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努力做诚实的人.
    二、本文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在思品课讲到有关内容时,学生已经学过此文,不存在难以理解的问题.相反因为学过,他们会觉得惊喜,有机会将自己的语文知识和文言功底"卖弄"一下,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即便有些学生在语文课上没有学好此课,现在也有一次弥补的机会.这样还会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这则故事虽然短小,但却有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和与人交往的重要原则,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并且,故事中人物身上表现出来多种不同的道德品质,有好有坏,有正有反,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不仅能锻炼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更能在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方面得到启迪和提高,收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四、本事例可以一材多用.故事中人物身上表现出来多种不同的道德品质,使得它可以适用于很多的教学主题,如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文明交往的重要性、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调控情绪、负起责任、过则勿惮改等,只要仔细挖掘,都能在本事例中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展开教学.
    五、事例简短,在资料展示环节,不论是由老师或学生或读或背此文、或是讲述故事,都不会占用过多笔墨和时间,可以充分让师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故事和人物的分析上,不至于喧宾夺主.
    区区百余字,寥寥数行语,一篇小短文,蕴意深且远.这则故事不仅将三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学到了美好的为人之德、悟到了深刻的人生之理.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从中挖掘的东西很多,使得此故事在教学中运用起来有很大的空间,便于老师们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发挥;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人物,并从中吸取教训或学习美德,达到明理、导行的效果,真正实现德育的目的.
    今天的研修,许多指导老师忠于职守,既有精彩的点评,又推荐了优秀的文章,令我们钦佩.同时,克隆作业的的现象大大减少,令我们欣慰.
    但是今天有一部老师们所提交的作业不符合作业要求,也许课程专家团队的表达不够清楚,我们会及时改正,同时也希望老师们认真思考,细心揣摩,争取提交高质量的、符合要求的作业!
    愿老师们再接再厉,采摘更多盛夏中的果实!

Tags:与他,人和,集体,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