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学思结合,为研修插上腾飞的翅膀

日期:2015-1-10 09:16 阅读:
    学思结合,为研修插上腾飞的翅膀
    威海市荣成第十八中学区成山完小  王荣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研修路上,感觉这话的确是真理!研修中学什么、怎么学,虽然有目标,有要求,但在实践中,许多人看似学得轰轰烈烈,却并非扎扎实实.我的感悟是:且学且思,学思结合.
    课标导航--条分缕析弄明白.
    我们学"课标",怎么学?有的老师说多读、多背.我觉得这只是基础,是前提,是热身运动,要想掌握、理解"课标"精神,我们还要层层深入地进行探讨、挖掘.就拿《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来说,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就着这段话,我们可以先提炼出关键词为"实践",而这里所说的"实践"我的理解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着眼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能力.从这两层意思中我们再聚焦一下,不难发现其核心为"实践能力".那么关于语文实践能力,"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此处界定的语文实践能力主要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要求又是什么呢?"课标"中要求"正确、有效或艺术化地使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分享、表达信息和处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准确、高效利用语言文字获取、筛选、分析、整合、重组各种知识信息,不断构建个人知识系统的能力."至此,我们对语文教育的特点从宏观到微观有了充分的认识,就使"课标"有了可操作性,在教学中我们就可据此有的放矢地运用一系列策略来达成目标.
    专家引领--指点迷津提质效.
    "课改"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说实话,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有了非常广阔的学习平台,但如何有效、高效地学习,我们仍需专家的指导.就拿这次研修作业来说,许多老师不是文不对题,就是整篇空洞乏味的理论,要么是粑粑地瓜老实话,缺少理论高度.省语文专家贺成金老师结合张志勇厅长的讲话,极其生动而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作业中存在的两种不良现象:一种作业,没把别人的"火"借过来,全是自己的实践经验,看不到新课标理念和学习收获;另一种作业,没有把自己的"肉"放进去,全是别人的话语,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其实听到很多老师抱怨说:我非常认真地写作业了,可就是一篇也没被指导老师推荐,真是郁闷!其实要是仔细琢磨一下贺老师的话,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自己的作业,也许会有所启示,有所感悟的.那么您再认真研究一下贺老师为您支的招,我想作业质量一定会有大幅提高的.
    同伴交流--聚焦课例谈策略.
    研修中,我们的老师借助网路平台与熟识的、不熟识的、本地的、外地的同行有了更多、更广泛的交流的机会,但是许多老师交流中仅仅局限于欣赏美文、赞美同行,或是解决一两个小问题就自我满足了.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交流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课例研究"、"协同磨课"应该是我们一线教师研修交流的重点.在这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话语权,畅所欲言,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亮出自己的观点,多支招,支好招,使其对课的理解性上升为创见性,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充分领略一节好节打磨过程之美,发挥同伴的合力,将好课打磨进行到底!

Tags:学思,结合,研修,插上,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