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我的《声韵启蒙》教案

日期:2019-7-15 14:46 阅读:

第一课

一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在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的基础上,能够给对子连线。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体会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3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4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梁武帝做和尚》

了解故事内容:梁武帝晚年先后四次出家,四次赎身还俗,花掉了国库不少钱,还把朝廷大事弄得混乱不堪。后来有一个野心家发动了叛变,梁武帝被困在宫中,被活活饿死。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八、作业

1、我会对对子。

鸟语对(   ) 山花对(   ) 好对(   ) 蓝天对(   )

 

 

 

 

 

 

第二课

二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能在朗读中读懂对子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提问了解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7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8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叶公好龙》

1、默读,读出故事大意。

2、学生说故事大意,师生补充。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八、作业

春种一粒粟,(  )收万颗子。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  )亦奇。

 

 

 

 

 

第三课

三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继续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能了解国家相关历史。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能对国家的相关历史有所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11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12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庄周活鲋》

1、默读,读出故事大意。

2、学生说故事大意,师生补充。

七、课外延伸

1、与同学讲讲你还知道的有关国家的事。

2、抄写三江。

八、作业

  1、背诵全文

 

 

 

 

 

 

 

第四课

四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诵读《四支》,达到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 师讲《公仪休拔葵去织》的故事。

2、 你觉得公仪休做的对吗?为什么?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王吉是个怎样的人?公休仪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还知道哪些居官不与民争利,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人?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懂得了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随意乱拿,不贪小便宜,不争利,希望同学们也向王吉、各公仪休学习,做个正直、坦荡的人。

七、作业

 1、找朋友

山花对(   )茶对(   )

燕子对(   )落絮对(   )

 

 

第五课

五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诵读《五微》,达到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

教学过程:

二、 故事导入

3、 师讲《三尺剑》的故事。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师生共读,读出对仗的乐趣。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汉高帝是怎样得到他的天下的呢?

2、你还知道哪些君王的故事?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了解了好几个君王如何得到天下的,那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后,多看课外书,了解我们中国的古今大事。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将课后的《我会填》完成。

 

 

 

 

第六课

六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

过程与方法: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 师讲《完璧归赵》的故事。

2、 生说一说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3、 赵王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能说一说蔺相如是如何让把那块玉从秦王手中拿回来的吗?

2、最后,蔺相如把那玉给了秦王了吗?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懂得了做人要有诚信,也学到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

七、作业

1、把《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2、将课后的《我会填》完成。

 

 

 

 

第七课

七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声律启蒙“七虞”》达到熟读成诵。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2、认识“裘、履、狐、妖、股、粥、嘉、幽、篱、茅、陌”等11个生字,初步理解“箕裘、杖履、杞梓、桑榆、竹篱、茅舍 ”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感悟“七虞”所涉猎的知识信息,欣赏对子,知道对子有正对和反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诵读方法,培养吟诵作对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交代目标、激趣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一起来温故知新“茶对酒”。

2、提问:说说知道的对子小常识。师介绍最早的对子

3、出示《声律启蒙“七虞”》交代目标:

熟读成诵。认识十一个生字。初步理解对子内容。了解四个历史人物。

二、初步练读,学词、识字。

1、听教师配乐范读,注意节奏。

2、学生自读:注意停顿。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检验自读情况。

指名读对子。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词卡。

4、指导认识生字:按结构分类贴生字卡。扩词、换部首。

5、把生字送回原文再读一读。

6、反馈:拍手齐读。

三、练习熟读,初步理解。

1、请大家默读原文,结合注释,查查字典,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同桌讨论:说说文中提到的四个历史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天欲晓,日将晡”什么意思?

3、汇报交流:把你读懂的地方向大家汇报一下。

随着学生汇报出示词卡:“箕裘、杖履、杞梓、桑榆、刺骨、竹篱茅舍”。你知道四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想说些什么?用什么语气读这两个对子?试读。

“天欲晓,日将晡”是什么时候?你知道表示天刚亮的词或片段吗?

4、考一考:  对子当中提到的“秦”、“赵”、“越”、“吴”是春秋战国时的国家,你还知道那些朝代?说一说像“客”、“夫”这样表示什么样的人的生字。

5、多种方式熟读成诵:

五、学对对子,挑战自我。

1、学生学对对子。2、讲纪晓岚对对子的趣味故事。

六、结束全课。教师总结:我们的汉语就是这样神奇,像成语、古诗、对联诵读多了,你们说话就会出口成章,写文章就会下笔有神,希望同学们多积累。

第八课

八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诵读《八齐》,达到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古人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三、 故事导入

4、 师讲《 夷齐让国》的故事。

5、 你觉得伯夷和叔齐为什么要让国?这样做,你觉得怎么样?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巩固拓展

1、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把你知道的意思说给他听吧。

2、小组合作,在组中进行背诵。

3、小组间进行对子游戏,全班共对,读出乐趣。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课文。

2、把这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一听。

 

 

Tags:我的,声韵启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