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课文主旨,了解作者的人生观,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2.积累文中用以论证论点的大量经典格言警句,体会演讲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 3.理清文章论证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材料证明观点的,掌握讲道理、举例子两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能够鼓足干劲工作并懂得什么是汗水和疲劳的人,才会理解欢乐的感情”,他告诉我们工作要有一种执着的敬业精神,要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类创造财富为快乐。今天我们就学习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有关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写作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八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以过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文章题目点明了演讲的论题。其中“业”并不是局限于狭义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限于正式的课主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字词)。 2.理解课文层次: (1)巩固复习议论文三要素、基本结构: 板书: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概括内容: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开头总起全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先论述“有业”,再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最后总结全篇。 第一部分(第1段):释题,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3.课文内容研读: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为什么作者先在文首交代论题的来源?有必要吗? 在文首进行说明,可避免听者把论题和古籍中的语句原意混淆,又显示了演讲的趣味性。同时提出论题来由,也便于揭示全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演讲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2)讲演的目的是“敬业与乐业”,为什么梁启超在论证论点之前先说“有业”的问题?他是怎样介绍“有业”的必要的? “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基础,对“待业”的态度,决定能否“敬业”、“乐业”。 先引用孔子的话,再用事例证明,然后用自己的话从反面论证了“有业”的必要。 (3)如何理解文中的“业”: 对“业”的理解,不应局限于职业成人的工作,可以指学生的学习,课外活动等,可以指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术研究,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四、归纳总结 1.结构条理清晰: 课文开头提出论点,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必要性,末尾总结全篇,提出希望。 2.论证方法的多样性: 道理论证使演讲富有说服力。举例论证使演讲词具体生动,吸引听众。 3.语言浅显通俗。 五、课堂训练 1.精读6.7段,思考下列问题: (1)文段中引用了谁得名言?说说表达了什么意思?文中首句有何作用? 引用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是专注于某一项工作就是敬业。名言有权威性。语言简洁而深刻,指导作用大,用在文中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文中举了什么事例?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把当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项职业进行对比,指出职业无高下贵贱之分,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事例论据能充实议论内容,有力地证明观点。 2.文中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点拨:本题考查我们读后的感悟,应结合文中主要观点,讨论我们应以何种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谈谈本文的主旨以及作者的价值观。 Tags:敬业与乐业,教案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