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
任教者
|
秦少伟
|
班级
|
17TD02
|
课时
|
1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概念
2.学会正截面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公式的推导
3.能够利用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工程问题
|
过程与方法
|
教师通过情境问题的创设以及小组讨论、实战演练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让学生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作为土木人的工程责任心
|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重点:
1.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公式的推导
2.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公式的应用
|
难点:
通过结构公式的指导原则,推导出混凝土结构柱的正截面承载力公式,并可以解决相应的实际工程问题。
|
教学手法
|
1.情境教学
2.自主探究
3.小组合作
4.实战演练
|
教学准备
|
教师:
1.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单
2.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准备课件
3.
进行小组分组
|
学生:
1.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进行学习
2.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单上的任务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设计意图
|
教学活动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活动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所学内容充满期待,以情激趣。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
1.教师提问:
什么受压构件?
什么是轴心受压构件?
现实生活中存在理想的轴心受压构件么?
哪些构件可以简化为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呢?
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引导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2.通过地震作用下受压构件破坏的图片展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感悟职业观
|
活动二:
小组讨论,推导公式。
|
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推导公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
1.通过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γ0S≤R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混凝土柱子承载力(结构抗力)的主要因素并尝试推导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
2.教师点评指正公式并补充说明公式中的注意点。
|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思考
学生代表展示推导成果
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
|
活动三:
实战演练,检验成果。
|
通过实际工程中的例题练习,掌握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
|
1.布置实战例题: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中柱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该柱安全等级为二级,截面尺寸为300mm×300
mm,柱子的计算长度为l0=5m,柱底截面承受的轴心压力计算值N
=1400 kN,采用C30混凝土及HRB335级钢筋,试求截面配筋。
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对有疑问的学生加以指导。
2.讲解例题,公布解题步骤
|
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认真聆听并核对答案
|
活动四:
课堂总结,巩固新知。
|
课堂小结,加深印象。学生学会梳理、提炼、总结知识。
|
教师归纳,总结
|
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
|
活动五:
拓展延伸,加强理解。
|
通过拓展延伸作业,加深学生对公式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
布置提高任务的作业,并引申下节课内容。
将题目中的N =1400 kN改为N
=1700 kN,其余条件不变,本题又该如何解答呢?
|
学生认真聆听
|
活动六:
布置作业
|
完成书本上80页工程实例4.1
|
教学反思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