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篮球技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素质练习
|
重点
|
蹬跨及时、转体探肩
|
难点
|
转体探肩,变向换手时手脚的协调配合
|
教学水平
|
水平四
|
年级(班级)
|
九年级(5)班
|
人数
|
13人
|
教学目标
|
一、说出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领,了解该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积极参与练习,提高对篮球的兴趣。
二、通过分解练习和完整练习使80%的学生能够完成行进间中的变向换手运球,60%的学生完成连续过障碍,30%的学生能够用较规范的的动作完成连续过障碍。
三、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
四、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练习,学会相互协作,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
|
课的部分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与要求
|
时
间
|
开
始
部
分
|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
1.监督指导
2.师生问好
3.提出学习目标及注意事项
4.安排见习同学
|
1.体育委员负责整队
2.师生问好
3.认真听学习内容及要求
|
组织:二列横队
要求:A.快、静、齐
B.服从体育委员指挥
|
2
分钟
|
准
备
部
分
|
一、各种形式慢跑
1.蛇型跑
2.圆形跑
3.螺旋形跑
二、球性练习(原地)
1.左右拨球
2.左右肩引球
3.三体绕环
4.胯下绕环
5.左右拉球
6.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
1.教师领跑
2.教师语言提示
3.教师评价小结
4.教师带做球操
|
1.跟随老师跑,控制跑的速度
2.积极参与
3.自我评价
4.学生随老师做热身操
|
跑法一:
跑法二:
跑法三:
要求:动作准确、规范
|
6分钟
|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
一、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一)动作要领
1.蹬(蹬地)
2.跨(跨步)
3.转(转体)
4.探(探肩)
(二)重点:蹬跨有力,转体探肩
(三)难点:转体探肩,变向换手时的手脚协调配合。
(四)教学过程
1.看示范思考问题(A、B、C)
目标:了解动作要领
2.原地运两次球变向练习
目标:掌握变向的动作要领(落地点:两脚之间)
3.行进间运两次球变向练习
目标:体会变向时上肢的蹬跨动作及上体的转体探肩。
4.学生相向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目标:熟练蹬、跨、转、探一连贯动作
5.学生当障碍物,过障碍练习。
目标:强化连贯动作。
6.连续过障碍练习
目标:使80%的学生完成行进中的变向,60%的学生能够较粗略地完成连续过障碍练习,30%的学生能够比较规范的完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方法:先右手运球到障碍柱前做变向换手运球,然后左手运球到第二个障碍柱前在做变向换手,然后换右手到第三个障碍柱,做完排至最后一个障碍物后面。依次进行。
二、素质练习
1. 后退跑
2. 滑步
3. 曲线跑
|
一、教师示范动作后提出问题和学生探讨。
A.变向时击球部位在哪
B.球落地点
C.身体动作变化
二、教师组织学生练习,提出相关要求。
三、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
四、在练习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五、结合学生基础,对学生动作给予点评。
六、请学生做示范,组织学生相互点评。
教法:
A. 讲解示范法
B. 提问引导发
C. 练习法
D. 指导纠正法
E. 评价法
一、讲解示范
二、组织练习
三、教师评价小结
|
一、学生观看老师示范,思考问题,回答老师问题
二、学生根据要就积极进行练习
三、在练习中相互帮助和评价自己同伴并指导。
四、个别学生出来示范。
五、学生观看示范,思考问题,回答老师问题。
六、请学生做示范,组织学生相互点评。
学法:
A. 学生积极思考,观察,回答老师问题。
B. 集体进行练习。
C. 评价同学动作。
D. 选择自己是以的目标进行练习。
E. 相互协作练习
一、认真观察老师示范
二、积极参与练习
三、自我评价
|
组织(听讲及原地练习的队形):
要求:保持队形整齐
行进间练习队形一:
要求:A.跟老师节奏走
B.保持队形
行进间练习队形二:
要求:控制好前后之间的距离。
行进间练习队形三:
要求:必须脚踩道标志物再变向。
二、素质练习
|
7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
分钟
|
结
束
部
分
|
一、放松练习
1. 手臂放松练习
两人一组抖动手臂
2. 腿部放松
3. 两人一组互相捶背放松
二、集合整队,简短点评
三、送还器材
四、宣布下课
|
一、示范并语言提示,巡回监督
二、集合快、静、齐,并做简短点评
三、安排学生送
还器材
四、宣布下课
|
一、认真做完放松练习
二、集合快静齐。
三、协助老师归还器材
四、师生再见
|
一、放松练习组织:二列横队,前排后排面对面放松。
集合组织:二列横队
|
3分钟
|
场
地
器
材
|
篮球14个、障碍柱8个
|
安全要求
|
一、课前检查场地器材 二、充分做好热身活动
三、练习时注意与障碍柱的碰撞 四、眼镜手表配饰尽量摘掉
|
运动负荷预计
|
平均心率
|
练习密度
|
强度
|
140~150次/分钟
|
45%~50%
|
中上
|
备注
|
教案中的图形表:
“ ”学生
“
”教师
“
”:障碍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