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对话描写,为想象添色彩——教案及教学反思

日期:2019-6-28 13:58 阅读:

对话描写,为想象添色彩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分段对话的方法。

2、 能够认真观察图片,恰当地使用带有动作和神态的提示语。

3、 能够在想象的基础上把写作语言生动化、丰富化。

教学重难点:

能够在写对话时,加入带有动作和神态的提示语。

一、 回顾文段,作文入格

1、出示《淘气包马小跳》其中的段落,请大家读一读。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评价。

3、提问:这个片段中写得最有特色的是什么?——是对话。(板书:对话})

同学们,写好对话相当重要,因为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写对话。再有,人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思想的,也表现人物性格,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4、观察这段对话在描写时有什么特点?一人说的话就——占一个自然段。这就是——分段。(板书:1.分段)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对话时分段可以使文章变长这个好处,那谁知道分段还有什么好处?

(2)分段使文章条理更清晰。

5、再来看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提示语。一起来读这个词好吗?(师板书:2.提示语)什么叫做提示语?(出示提示语含义)文中表明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比如说,“顾客蹭的一下跳起来”。这叫提示语。

6、这些提示语的位置是不是一样的,说说看。请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叫提示语的变化,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有的在说的话的后面,有的把说的话分成两部分,把提示语嵌在当中,这叫变化。 

复习提示语标点方法:提示语在话之前,冒号后面跟;提示语在话之后,句号后面来结束,提示语在中间,逗号紧紧把它随。

总结: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写人物对话应该注意的形式,应该注意提示语的变化,还要注意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

二、绘本阅读,模仿格式想情节

1、测试学生的标点掌握。

(1)老师来读一段对话,听后把它写下来。第一,记得分段;第二,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材料:妈妈着急地问:“你去哪了?”“我去玩啦!”我大声回答。)

(2)评作业。强调:这个“地”是提土旁的“地”。

2、绘本阅读。

(1)师出示绘本故事《跳芭蕾舞的牛》。

师(指着牛):你瞧,这就是那只奶牛,它在做什么?你能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描述一下吗?

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评价。注意看它的神情,非常的——专注,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

用上我们积累过的词语不是会更好吗?一头笨拙的奶牛在聚精会神地跟着电视上学跳芭蕾舞。

(2)提问:你经常见什么样的角色在舞台上跳芭蕾舞呢?(体态轻盈)

对比奶牛的身材,怎么样呢?(肥胖笨拙)你猜这样的身材能学会吗?其余动物是什么态度呢?我们来看看。

(3)这幅图上只给我们提供了一句话。怎么才能让这个故事更生动呢?能不能试着加上语言描写呢?

(4)试着猜一猜,动物们都在讨论着什么?请分小组来写,第一小组来写鸭子。第二小组来写驴,第三小组来写绵羊,第四小组来写公鸡,第五小组写兔子,第六小组写小猪。写出每个动物都在说什么,加上适当的提示语,要关注到动物的神态和动作会更好呢!

(5)请个别学生读。教师相机评价。

提示语不仅仅提示谁说的,还提示了怎么说的,(包括说话人的语气、动作、表情。)

对比1:

出示两个句子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说:“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鹿角。”

2、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来嘴,皱起了眉头:“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学生思考:你认为哪个句子提示语用得好?

小结:带有动作和神态的提示语,这样写能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故事中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语气。

(6)不是每个说话的句子中都必须用说字,它可以用很多字来代替,如:叫,喊,嚷,吼、骂等等,也可以用二字:反驳、劝说、申辩等等,四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大呼小叫,哈哈大笑等。

(7)学会使用语气词

对比2

1、我高兴地大喊大叫: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

2、我高兴地大喊大叫:“哈哈,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啦!”

语气词,能加重说话人的语气。像这样的语气词还有啊,啦,呀,吧。

(8)把这幅图中所有动物们嘲笑奶牛的场景,大胆想象,添加上合理的对话。强调两点:第一,对话要分自然段;第二,提示语要变化。分段,注意提示语,就这两点。

生(继续写作)

三、评价

1、提示语要有变化。

2、语言描述要丰富。

3、想象要合理。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你们的作文水平很高,我想这跟你们的老师平时对你们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对吗?老师的故事还没讲完,你想知道后面发生什么了?

动物们都在嘲笑奶牛,猜想牛会怎样?会伤心然后不学了?当然不是了,但是牛还是继续一直跳一直跳。最后出名了,你瞧,多么自信啊。动物们是怎么赞美这头成为芭蕾舞明星的牛呢?发挥想象,课下写一写好吗?相信你能用到今天的对话描写技巧。

《对话描写》反思

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作文中的人物对话描写并不理想。问题主要存在于:

1、不管多长的人物对话都挤在一段,有些学生还不会使用双引号。2、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单一,死板,不会灵活运用提示语的位置变化。3、甚至有部分学生作文中的人物都是哑巴。4、即使让人物开口说话了,也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情,总是“我说”、“你说”、“他说”,人物好像冷冰冰的在说着台词,读不出情感的变化。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

结合本次讲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道写人物对话的要求、格式和一些技巧。2、能够写一些简单的对话,并且格式正确,书写工整。3、通过仔细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根据对话人的动作、神态、表情等,加上适当的修饰词来写好提示语。4、明白不同的人会说出不同的话,写出的对话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年龄特征,符合人物的职业身份,揭示人物的思想面貌。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是按四大板块来设计教学流程的。第一大板块,变换对话的格式。既巩固了以前学的对话知识,又对对话描写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现场的师生对话的例子,又引用了学生熟悉的课文中对话例子。最后还利用图例的形式小结了对话描写的格式。第二大板块,看绘本,当场仿写,巩固对话描写的格式。第三大板块,深层学习,了解个性化的提示语。第四大板块,学以至用,创造性练习。

     由于我个人能力有限,好多环节落实的不到位,希望在今后能有所提高。

Tags:对话,描写,想象,色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