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9.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人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3.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4.学习应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二、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2.问答法;3.演示法。 三、重点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逐一找人读。 (2)纠正字音。 (3)标清段落。 三、教授课文 题解 (1)《鲸》: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第一部分(1-3):鲸的形体特征、进化过程和种类。 1.词语 上颚:是一对位于上唇之后的锥状坚硬构造。 鱼鳍:鱼本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助其本身快速游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 2.分析 (1)第1、2、3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 第1段:介绍鲸的形体特点(鲸特别大)。 第2段:介绍鲸的进化过程(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第3段:略写鲸的种类。 (2)理解句子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这几句话综合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在后两句中,作者以我国发现的一头鲸为例,从它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的宽大等四方面具体生动地说明了鲸的确非常大。 在所有三句话中,作者以“十六万公斤”“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等具体数字,从鲸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宽大等方面,科学具体地说明了鲸是体态庞大的海洋动物。 (3) 鲸鱼进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时长是什么呢? (4) 作者提到鲸可以分为两大类,这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这段话用到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作者把鲸分为须鲸、齿鲸,条理清晰,直观明了地把鲸总类繁多的特点说明了出来。 第二部分(4-7):介绍鲸的生活习性。 1.词语 过滤:通过持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 海兽:海洋哺乳动物。比如鲸、海豚、海狮、海象、海豹、海牛、海獭都是海兽。 判断:断定。 胎生: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成熟并生产。哺乳动物一般为胎生。 2.分析 (1)第4、5、6、7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 第4段:鲸的食物以及是怎样进食的。 第5段:鲸的呼吸特点。 第6段:鲸要睡觉。 第7段:鲸的寿命很长。 (2)理解句子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这句话用到了动作描写的描写手法。“游、张着、吸进、闭上、滤出、吞进、吃”生动地写出了须鲸捕食的过程。 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作者列举虎鲸进食的例子,更加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虎鲸进食速度快性情凶猛的特点。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这句话用到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者把鲸喷出的水柱比作喷泉,生动形象而又通俗易懂。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这句话用到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者把须鲸和齿鲸的水柱放在一起作比较,直观明了地说明了二者水柱的不同之处。 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几头聚在一起”说明鲸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说明鲸是很聪明的一种动物;“立即四散游开”说明鲸的警惕性很高。 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这两句话均用到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一系列数字的使用,具体准确而又科学合理地说明了鲸成长速度快、寿命长的特点。 (3)须鲸、齿鲸分别吃什么? (4)须鲸、齿鲸进食时各出现了哪几个动词?说明了什么? 总结 (1)中心思想: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鲸的形体特征、进化历程、生活习性等。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把有关鲸的知识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一、教授生字 1.腭[è] 腭部(腭的部分。) 上颚(是一对位于上唇之后的锥状坚硬构造。) 软腭(位于腭的后1/3,其基础是横纹肌。) 嚼腭捶床([ jiáo]咀嚼上颚,捶打床帮。形容极其愤恨。) 2.鳍[qí] 背鳍(鱼背部的鳍。) 鱼鳍(鱼本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助其本身快速游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 尾鳍(尾鳍为鱼类和其它部分脊椎动物正中鳍的一种,位于尾端。) 油炸尾鳍是很美味的食物。 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及附近的河流、湖泊内。被认为是当前最接近灭绝的水生哺乳动物,有“长江女神”、“水中大熊猫”之称。) 3.滤[l] 过滤(通过持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 滤纸(一种用纯净的纤维制成的多孔性不施胶的纸,尤其用于过滤、滤清溶液。实验室常用。) 滤油器(过滤油液的机器。) 4.鲸[jng] 齿鲸( 齿鲸具有牙齿,齿呈圆锥状,,齿数不等,最少的仅具独齿,最多的有几十颗牙齿。) 鲸鲨(是地球上最大的鱼类,海洋中的霸主。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寿命为70岁。主要吃小鱼虾为食物。) 须鲸(是须鲸类动物总称,包括蓝鲸、长须鲸、大翅鲸(座头鲸)、露脊鲸、灰鲸等。) 蚕食鲸吞(像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像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5.猪[zh] 子猪(初生的小猪。也作仔猪。) 猪笼草(一种非常著名的热带食虫植物。因为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其形状像猪笼而得名。瓶状体的瓶盖复面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会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猪狗不如(连猪狗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6.哺[b] 哺育(喂养。) 哺乳动物(属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其特点是哺乳动物皆是靠母体乳腺分泌乳汁哺乳幼儿;除 单孔类是卵生外,其余皆是胎生。) 人是一种高级灵长动物,也是一种哺乳动物。 嗷嗷待哺(嗷嗷:哀号声;待:等待;哺:哺育,喂养。原意指小鸟饥饿时叫着要东西吃的样子。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急待解救的悲惨情景。) 7.肚 [dù] 肚子(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肠胃部分。) 牵肠挂肚(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 小肚鸡肠(比喻气量小,总计较小事,不顾大局。) [d] 猪肚子(供食用的动物的胃。) 8.肺[fèi] 肺脏(人和某些高级动物的呼吸器官。) 狼心狗肺(有恶狼的心灵,有狗的心肺。比喻人心肠狠毒,毫无良心。) 肺腑之言(谓由衷而发的真话。) 9.矮[i] 白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因为它的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被命名为白矮星。表面温度8000K,发出白光,可有几十亿年寿命。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的一个阶段。) 矮矮实实(身材不高但长得壮实。) 矮人看戏(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10.判[pàn] 判断(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 就我的判断而言:还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批判(对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 审判长(法院开合议庭时,于推事中推举一人为首,称为「审判长」。通常由庭长担任,在法庭上有指挥与维持秩序等权力。) 判若两人(形容前后明显不同,好像是两个人一样。) 11.胎[ti] 轮胎(安装在车辆等交通工具车轮外围的橡胶制轮。) 备胎(储存在后备箱以备不时之需的轮胎。引申义为指爱情替代,即给自己在感情的归宿上像轮胎一样,有多一个甚至多个备份。) 胎生(人或某些动物的幼体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脱离母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胎生。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依赖母体的营养。) 脱胎换骨(道教徒认为人在苦修得道之后,就能脱下胎,换上骨。现在常用来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二、听写词语 上腭 鱼鳍 过滤 鲸鱼 猪肉 哺乳 肚子 肺部 矮小 判断 胎生 三、作业布置 1.课内笔记抄写一遍。 2.按照10 2 1这种要求完成作业。 3.把听写的词语交上来。 第三课时 一、人的进化 人也是哺乳动物,其实人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据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指出:人也是由两百万年前的森林古猿逐步进化而来的。只不过当时地球上有很多猿人,但据欧洲一个现代学者的一本书籍介绍说啊,人类之所以只剩下今天一种人类,是由于几万年前的智人突然掌握了认知革命。所谓的认知革命,就是智人能相信虚构出来的东西,而其它猿人却不能。所以,有学者认为是认知革命让智人统治了我们这个地球。 Tags:五上,9.鲸,教案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