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中班绘本优质课视频《小猪变形记》有声PPT课件+教案说课PPT

日期:2019-3-21 12:16 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作者准确运用动词描述雪地捕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过程描写的写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作者的童年生活,感受作者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认识这个人吗?(鲁迅)。我们学过他哪一篇课文?(《风筝》)。我们今天再学一篇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解题:齐读课题。从课题知道文章应该有两个部分内容,这节课我们先看百草园部分。课文开头第一段就写百草园了。

3、齐读第一段。“对于这个百草园,鲁迅有怎样的感受?”

(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根据我们的预习,2-8段从哪几方面来写这个乐园?需要课件等资料?看图片上箭头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模仿改变自己的多种尝试,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

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3、理解做自己,最幸福的道理。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 谈话激趣

1. 引出小猪:说说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

今天也来了一只小客人,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看看是谁来啦,来和小猪打一下招呼

观察一下猜猜这只小猪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从哪里看出来小猪的心情的呢?(表情)

“烦、烦、烦、烦、烦!总该有点儿什么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

二、看看讲讲

1.变成长颈鹿(重点:长长的腿)

(1)小猪就跑出去找了,跑到树下,看到了什么?怎么看出来的呢?

“嗨,长颈鹿,你的脖子好长啊,我真羡慕你啊”

小猪想我也长像颈鹿一样有那么长的脖子就好了,小猪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也能吃到树上的叶子呢?

(2)他做了什么好玩的事呀?

师:小猪把细细长长的高跷当作腿,踩着高跷就长高了,就变成长颈鹿了,真有趣呀!

2. 变成斑马(重点:黑白相间的条形花纹)

(1)小猪踩着高跷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又碰到了谁?

“嗨,下面的那位,! 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

“你不是长颈鹿!”斑马大笑着说,“你是一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最好小心点儿。”

小猪气呼呼地走开了,但是没多久……“ 哦,天哪!”小猪一边掸着灰,一边感叹,“看来长颈鹿的生活不适合我。我要去寻找更刺激的探险!”

(2)他看到斑马在草地上奔跑,哇,他好羡慕斑马呀!它想:斑马真厉害。忽然它眼珠子骨碌一转,又有主意了。

它有什么主意了?(变斑马)

斑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哪些动物身上有条纹呢?

(比较长颈鹿和斑马身上花纹的不同。)

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地方有条纹呢(斑马线)

(3)你们觉得小猪它会怎么变斑马呀?有什么好主意呢?

小结:小猪用了你们的好方法,在身上画上了颜料,穿上了一件一条一条黑白相间的服装。瞧,小猪真的觉得自己变成了斑马了呢。它想,做斑马真有趣!

3. 变成大象(重点:长鼻子)

装扮成斑马的小猪又蹦蹦跳跳向前走了,这回路上他遇到了谁呢?

“嗨!”小猪跟大象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斑马!”

大象又哈哈的笑了,来说说大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本领呢?

“你不是斑马!”大象大笑着说,“你是一只身上画着斑马纹的小猪,你马上就……”大象把小猪身上的花纹都冲掉了。

这时候小猪又想变小象的大鼻子了,我们看看小猪是怎么变大象的。

小结:小猪用水管做大象的鼻子,用树叶做大象的耳朵。瞧!小猪真的觉得自己变成了大象呢,它想:做大象真神气!

不过小猪突然感到鼻子好痒痒好难受,阿嚏把鼻子和耳朵都喷出来了

4.变成袋鼠

1)你们猜小猪还会变成其他动物吗?和你的朋友聊一聊

小猪在路上又遇到了袋鼠,小猪又想当袋鼠一定很有趣.”他马上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小猪在自己的脚上绑了两个大弹簧,然后他踩着弹簧,一蹦一跳地出门去了。

“嗨!”小猪跟鹦鹉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袋鼠!我能跳得跟房子一样高。”

“你不是袋鼠!”鹦鹉尖叫着说 ,“你是一只踩着弹簧的小笨猪,再说你跳得也不高。”

鹦鹉真没礼貌,小猪气坏了,一心想跳给鹦鹉看。他越跳越高…………他蹦到了一棵树上,被倒挂起来了!

5.变鹦鹉

小猪挂在树上晃啊晃啊,“唉,要是我会飞该多好啊。”他从树上爬下来。不过,这样一来,小猪又想到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他找来羽毛和贝壳,给自己做了一对翅膀和一个大鸟嘴。然后,他拍着翅膀出门去了。

“嗨!”小猪跟猴子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鹦鹉!你的眼睛能看多远,我就能飞多远。”

“你不是鹦鹉!”猴子大笑着说,“你是一只披着羽毛的小猪,猪不会飞!”

猴子说对了。小猪根本没飞起来,他就像一块大石头,一头栽进了树下的泥潭里!

(1)景色优美。(第2段)

(2)非常神奇。(第4段)

(3)玩得快乐。(第7段)

4、“有好看的、有好听的、还有好玩的,确实是乐园。那我们赶快跟随鲁迅去欣赏百草园的美景”。指名学生读第2段,思考:在这段景物描写中,作者乐在何处?板书:乐

(结合课文内容赏析。)

(过渡:这么多的是事物出现在同一个季节里吗?{涵盖春、夏、秋})

5、“春、夏、秋有优美的景色,又能解馋。那冬天在园子里怎么过?”齐读第7段,读完问:都可以做什么游戏?最快乐的是干什么?

指名学生读雪地捕鸟语段。(屏幕打出)其他同学划出动词。

读了这段文字,如果有条件,你可以马上就操作起来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板书:动作分解细致)大家看这段话:

铲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撑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扔些秕谷,棒上绑一条长绳,人远远地拉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扯,便盖住了。

(通过换词体会动词的准确传神。板书:动词准确传神)

6、小结过渡: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多岁了。对于他上学前(应该是五六岁吧)的事,为什么还能写得这么细致,这么传神呢?(乐园)他把这种乐融进了快乐的回忆中。

可是这种童年的快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被其他情感所代替。当他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时,他不得不离开这乐园,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作者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师读第9段)

(从儿童的视角以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猜测,表达我对百草园的恋恋不舍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小结:在这里,我们不仅体验到了鲁迅儿时的快乐。也感受到了他的依依不舍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知道了要生动描写一个过程,一要把动作分解细致,二要精心用好动词;要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呢?你可以把它融合在字里行间,也可以直接抒发。所谓学有所用,我们也可以来练一练。

7、片段练习:

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的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并表达你的感受。

(温馨提示:游戏有老鹰捉小鸡、放风筝、爬树、捏橡皮泥……活动有打篮球、打乒乓球、游泳、擦玻璃……观察过的活动有升国旗、医生打针、蚂蚁搬家……)

8、板书设计:


动作分解详细

动作传神准确

9、作业:整理课堂练习,加上开头和结尾,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

审核:
Tags:PPT,中班,绘本,优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