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日期:2019-3-21 11:45 阅读:

第一周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育目标:


1、 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 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流感流感的教育。


教育内容:家庭、学校、社会安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们将一起开始快乐而有紧张的学习生活,在开学之初,我们首先要提的就是安全,因为不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希望你们安全的生活和学习。


二、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在楼道内做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 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三、交流对流感的了解。


导语:最近有一种病毒在全世界肆虐,你知道这是什么病毒吗?


(1)交流对流感的了解。


(2)说说如何预防这种病。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第二周  防风沙恶劣天气的应对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性。


2、学习怎样预防沙尘暴。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加大绿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


学习怎样预防沙尘暴。


教学过程


一、了解沙尘暴及危害性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3、交通安全(飞机、汽车等交通事故)


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


二、沙尘暴的预防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3.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4.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长期掠夺式开发,因而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又为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沙尘物质来源。


5.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6.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要最大限度的减轻和防止沙尘暴灾害损失。


7.加强群众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要注意收听沙尘暴天气预报警报,视沙尘暴到来的时间,对学生离家近的提前放学,远的留校,提前结束露天社团活动等

Tags:开学安全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