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开开心心上学去》教案

日期:2019-3-21 11:44 阅读:

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4、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2、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3、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4、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认识课程表。   1、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认识课程表   3、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第2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唱《上学歌》,使同学们初步感受上学的意义。 (2)大家一起说一说 教师:小学了,哪些方面是和幼儿园不一样的?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上小学后很多地方都和幼儿园不同,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慢慢变得独立起来,要慢慢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小伙伴。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出上了小学的不同变化,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教师引导,使之更容易接受和适应小学的学习。 教师:上学第一天,爸爸妈妈早上说了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

Tags:一年级,上册,道德,法治,开开心心上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