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院教案(第五课)

日期:2019-3-21 11:32 阅读: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差异

(一)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二)体质因素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

(三)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发生及过敏体质的形成,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

(四)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和发病情况

1.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2.体质差异决定着发病情况(类型)

(五)体质因素决定着病机的从化(重点)

1.质势、病势、质化(从化)各自的含义2.从化(质化)的一般规律

(六)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传变(重点)

1.传变的含义2.体质影响疾病的传变的原理及举例

二、指导辨证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证候类型的倾向性。

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主要是以体质的差异为生理基础,体质是证候形成的内在基础(举例说明)。

临床辨证应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三、指导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特色,而形成证候的内在基础是体质。体质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证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因而注重体质的诊察就成了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实质上包含着从体质上求本治疗之义。通常所说的“因人制宜”,其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1.注意药物性味2.注意用药剂量3.注意针灸宜忌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四、指导养生

善于养生者,应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举例。

第六章  病因

一、病因的概念(重点)

病因(亦称为“致病因素”、“病原”、“病邪”、“邪气”等),即指破坏人体阴阳正常水平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中医学所说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包括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所伤等)、诸虫(即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

二、病因学说的概念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医对病因的分类沿革

(一)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的“六气病源”说(即疾病由“阴、阳、风、雨、晦、明”六种因素导致)

(二)《内经》的病因阴阳及“三部”分类法

(三)张仲景的“三分病因”法(也称作“三途径病因”说)

(四)晋代葛洪的“三因论”

(五)隋代·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

(六)宋代·陈无择的“三因学说”

(七)现代的病因“四分法”

四、中医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辨症求因(一)辨症求因的概念

辨症求因(也称“审症求因”,或称“病因辨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即临床表现)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的方法。

它既是中医学特有的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又是中医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而言,辨症求因是一种从结果来推求原因的反证法。

(二)辨症求因的原理

中医学认为,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病证,任何病证都是在某种病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反映。各种不同的病因作用于人体,可以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人体就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即病证的临床表现和病因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规律,所以可以通过综合分析病证的临床表现来推求其病因。这就是辨症求因的原理和科学根据。

第一节      六淫

(一)六气的基本概念(重点)

六气(又称为“六元”),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季节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对于健康的人体来说,不是致病因素)。

(二)六淫的概念及其形成

六淫(又称为“六邪”),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的形成,包括两种情况:

1.六气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即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当令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过个体的适应能力,成为外感致病因素,就称为六淫。

2.个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正常气候变化,六气也能成为致病因素,变成六淫。

(三)六气与六淫的区别

六气与六淫的区别,以致病与否为标准。凡是能够使人发病的气候变化,均可称之为“六淫”;而不使人发病的气候变化,即称作“六气”。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一)外感性

六淫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六淫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亦称“外感热病”)。

(二)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相对季节性。六淫所致疾病,又称之为“时令病”(简称为“时病”)。

(三)地区性(亦称“地域性”)

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

(四)相兼性(亦称“杂合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邪是外感病因中致病最多、极为重要的一种致病因素。风邪侵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为阳邪”的原理。“风性轻扬、开泄”的含义及主要病理表现。风邪“易袭阳位”的含义、

(2)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善行”的含义、举例。

“风性数变”的含义、举例。

(3)风性主动

含义;举例。

(4)风为百病之长

含义;原理。

(二)寒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袭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其中,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三)湿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四)燥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包括温燥和凉燥)。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五)火(热)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腾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与火热之邪同类的还有温邪。温邪是外感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学范畴中使用。

火热之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感火热证或外火证。

2.火邪与热邪的同、异

3.性质和致病特征

(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

(4)火热易生风动血

(5)火邪易致疮痈

(六)暑邪

1.基本概念

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散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故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

第二节   疠气

一、疠气和疫病的基本概念

(一)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二)疫病(又称为“瘟病”、“瘟疫病”、“疫疠病”、“时疫”等),是疠气所致的疾病的总称,包括了现代临床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预防措施不当和社会因素等。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属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

(二)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七情内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引发或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

七情异化成为病因的两种情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重点)

(一)情志活动产生于脏腑精气

1.脏腑精气(尤其是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

2.五脏之中,尤其是心与肝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即五脏与不同的情志活动之间有相对应的特异性联系。

(二)脏腑精气失调可影响情志,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三)情志过激伤及脏腑精气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二)影响脏腑气机

(1)怒则气上(2)喜则气缓(3)悲则气消:含义及主要临床表现。

(4)恐则气下(5)惊则气乱(6)思则气结

情志内伤可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而气机失调又可妨碍机体的气化过程,引起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病证(举例)。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二是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过饥

其致病特点是:

1.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另一方面又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易招致外邪入侵,继发其他疾病。

2.胃腑失于水谷的濡养,损伤胃气而致胃脘不适或疼痛。3.若有意抑制食欲,可发展成厌事等较为顽固的身心疾病。4.儿童期可致营养不良,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过饱

1.“积食”内停。

2.因脾胃久伤或营养过剩,而发展为消渴、肥胖、心脉痹阻等病证;也可影响肠道气血流通,使筋脉郁滞而引起痔疮。

3.若“积食”停滞日久,可郁而化热、聚湿、生痰而变生它病;小儿可酿成疳积。

(三)饥饱失常

其致病特点是:

1.易致脾胃损伤。

2.在大病初愈阶段,可引起疾病复发。

二、饮食不洁

其致病特点是:

1.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2.引起多种寄生虫病。

3.发生某些疫病。

4.发生食物中毒。

三、饮食偏嗜

长期饮食偏嗜,可致机体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发生疾病。

(一)寒热偏嗜

其致病特点是:

1.偏嗜生冷寒凉之品,久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

2.偏嗜辛温燥热,可致肠胃积热,或酿成痔疮等。

3.嗜酒成癖,久则易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甚至变生癥积;或者导致酒毒攻心,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二)五味偏嗜

其致病特点是:

导致相应的内脏脏气偏盛,机能活动失调,并破坏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而发生多种病变。

(三)食类偏嗜

1.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成为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

2.过食肥甘厚味,可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过劳(劳倦所伤)

(一)劳力过度(形劳)

其致病特点是:

1.耗气,尤易耗伤脾肺之气。2.导致形体损伤(劳伤筋骨等)。

(二)劳神过度(心劳)

其致病特点是: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

(三)房劳过度(肾劳)

其致病特点是:耗伤肾精、肾气。

二、过逸

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等。

其致病特点是:

1.安逸少动,气机不畅,导致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呆滞不振,可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肢困、肌肉软弱,或形体虚胖等;久则进一步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形成血瘀、水湿痰饮内生等病变。

2.阳气不振,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等。

3.长期用脑过少,可致神气衰弱。

第六节     病理产物

概说: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又称“继发性病因”、“内生有形实邪”),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精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可分为痰饮、瘀血和结石三大类。

一、痰饮

二、(一)基本概念

(1) 痰饮是人体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所形成的又能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产物。

(2) 痰和饮在性状上是有区别的: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3) 痰饮可分为有形之痰饮和无形之痰饮。

(二)形成

1.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失宜,或劳逸失度等,使肺、脾、肾、肝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2.与某些外感或内伤因素直接相关。

(三)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二、瘀血(重点)

(一)基本概念

1.瘀血,是指丧失了正常功能的、不为生理上所需要的瘀积之血。它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之血。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2.瘀血和血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难点)

(二)形成

1.机理:一是离经之血留积于体内;二是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

2.内外因素:

(1)血出致瘀(2)气滞致瘀(3)因虚致瘀(4)血寒致瘀

(5)血热致瘀,此外,还有“久病从瘀”之说。

(三)致病特点

1.易于阻滞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原理,临床特征。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四)致病的病症特点

1.疼痛2.肿块3.出血4.色紫黯5.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注意点:“瘀血的致病特点”和“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两方面的内容,应注意区别。

三、结石

(一)基本概念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二)形成因素

1.饮食不当2.情志内伤3.服药不当4.体质差异5.久病损伤

(三)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第七节   其他病因第七章  发病

(一)概念

基础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基础理论。

(二)源流

1.在发病机理方面

(1)《内经》提出了“外内合邪”的发病观

(2)《内经》以后,历代医家既重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2.在发病类型上

(1)《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后世的“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

(2)东汉张机《伤寒论?平脉法》中明确提出了“伏气”病这一概念

(3)元?王履提出了发病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和邪留的部位等均有关。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重点)

发病的基本原理在于正邪相搏。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正气的基本概念

正气(简称为“正”),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正气可以分成阴气和阳气两部分。

2.正气的防御作用

(1)抵御外邪的入侵(2)祛除病邪(3)修复调节能力(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正虚感邪而发病(2)正虚生“邪”而发病(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邪气的基本概念

邪气(也称为“病气”、“病邪”、“病原”等,简称为“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素问·八正神明论》将邪气分为“虚邪”与“正邪”;《灵枢·刺节真邪》又将邪气分称为“虚风”和“正风”。

2.邪气的侵害作用

(1)导致生理机能失常(2)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3)改变体质类型

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2)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3)影响病情与病位(4)某些情况下,邪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1.决定发病与否

(1)正胜邪却则不发病(2)邪胜正负则发病

2.决定证候类型

发病后,其证候类型、病变性质、病情轻重与正邪都有关。

另外,疾病与病邪所中的部位有关。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影响发病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可归纳为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精神状态三个方面。

(一)环境与发病

1.气候因素2.地域因素3.生活、工作环境4.社会环境

(二)体质与发病

1.决定发病倾向2.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3.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此外,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影响。

第二节   发病类型

第八章     病机

一、病机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重点)

(一)病机的概念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二)病机的临床意义

病机,是对疾病内在、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是防治疾病的依据。

二、病机学说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一)概念

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基础理论。

(二)主要内容

1.疾病发生的机理:即发病原理。

2.病变的机理:疾病发生以后在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

3.疾病传变的机理: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病理变化的联系规律。

三、病机学说的源流(略讲)

(一)形成

肇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奠定了脏腑病机和六气病机的基础。

(二)发展

1.东汉·张机著《伤寒杂病论》,精辟阐述了外感病六经病机的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并首次对内科杂病和妇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

2.隋·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是最早而较完备的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

3.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决》,归纳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机特点,首次对儿科病机进行全面阐述。

4.金元四大家中: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李东垣确立“阴火”的病机概念;朱震亨倡“相火论”,提出“阳有余,阴不足”及对“六郁”病机的阐发等。

5.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与三焦病机理论;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丰富了瘀血病机理论;唐宗海著《血证论》,创“脏腑病机论”专篇,对血证与脏腑病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6.近几十年来:一是病机理论的丰富(如病机层次说、痰瘀同源说、体质病机说等的涌现);二是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中医病机理论。

四、病机的层次结构(重点)

(一)基本病机(又称“病机总纲”)

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作用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中共同性的一般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等。

(二)系统病机

即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三)类病病机

即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

(四)疾病病机(亦称“个病病机”)

即研究某一具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病的病机、哮喘病的病机、痰饮病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

(五)证候病机

即研究某一具体证候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规律。如脾胃湿热证的病机、痰饮蕴肺证的病机、肝气郁结证的病机等。

(六)症状病机

即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等。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重点)

(一)邪正盛衰的概念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相互斗争,双方在力量对比上所发生的消长盛衰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和实的概念

(1)实,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邪气盛则实”)。

(2)虚,是指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

2.实证和虚证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及常见的情况

(1)实证

a.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病理反应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不通的症状和体征。

c.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或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病变;或实火(热)炽盛的病证。实证多见于体质较壮实的患者。

(2)虚证

a.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邪正斗争不激烈,病理反应不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衰退、不足、不固的症状和体征。

c.虚证常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的病人;或外感病的后期;或各种慢性病证;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使正气急性亡脱之后。

3.虚实错杂

(1)概念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邪盛正伤,或疾病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

因虚体受邪,正气无力驱邪外出;

本已正虚,又兼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

(3)常见类型

虚中夹实实中夹虚

4.虚实转化

(1)概念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

(2)主要类型

由实转虚

因虚致实

5.虚实真假

(1)概念

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某些临床表现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相符合的病理状态。

(2)主要类型

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大实有羸状(真实假虚)

*注意点:虚实真假和虚实错杂应加以区别。

(三)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

2.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

3.邪盛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

4.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5.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后期,且常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

所谓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从更广的意义上讲,又是脏腑、经络、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及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概括;临床上主要用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失调来阐释寒热虚实或寒热真假病证,以及兴奋与抑制失调的动静失常病证的病变机制。

(二)阴阳失调的主要类型

1.阴阳偏胜

包括阳偏胜和阴偏胜两个方面,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于“邪气盛则实”的实性病机。

(1)阳偏胜

概念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实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成因

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或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此外,长期恣食辛辣、肥甘,或过用、误用温补壮阳之品等,亦可引起阳偏胜。

病机特点

阳盛而阴未虚(属实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

出现以“热、动、燥、赤”为特征的实热性症象。

主要发展趋势

“阳胜则阴病”——阳盛则耗伤阴气和津液而致阴虚。

(2)阴偏胜

概念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的病理状态。

成因

多由于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中阻等,阳气的温煦等机能受到抑制,从而导致阴寒内盛。

病机特点

阴盛而阳未虚(属实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

出现以“寒、静、湿、痛、白”为特征的实寒性症象。

主要发展趋势

“阴胜则阳病”————阴盛则损伤阳气而致阳虚。

2.阴阳偏衰

包括阳偏衰和阴偏衰两个方面,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中某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性病机。

(1)阳偏衰

概念

机体阳气虚损,温煦、推动、兴奋等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成因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阳虚;或后天失养,阳气生化不足;或劳倦内伤、久病等,损伤阳气。

病机特点

阳气绝对不足,温煦、推动、兴奋等机能减退,阴气相对亢盛,阳不制阴(属虚寒证。阳偏衰的病变,可发生于五脏六腑,但一般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肾阳虚衰,即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主要临床表现

虚而有寒,以虚象为主。

*注意点:“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应加以区别。

(2)阴偏衰

概念

机体阴气不足,凉润、宁静、抑制等功能减退导致阳气相对偏盛,(阳气的)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成因

多由于感受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等耗伤阴气所致。

病机特点

阴气绝对不足,凉润、抑制和宁静等功能减退,阳气相对偏盛,阴不制阳(属虚热证。阴偏衰的病变,可发生于五脏六腑,但一般以肾阴亏虚为主。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主要临床表现

虚而有热,以虚象为主(举例)。

*注意点:“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应加以区别。

3.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阴阳互损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

由于肾为五脏阴阳之本,故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之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损导致的阴阳两虚,并非阴阳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而是有偏于阴虚或阳虚的不同。

(1)阴损及阳(2)阳损及阴

*注意点:阴阳互损与阴阳偏衰应加以区别。

4.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在阴阳盛衰至极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个方面。

(1)阴盛格阳(简称为“格阳”)

概念

是指阳气极端虚弱,以致阴寒盛极、壅闭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气浮越于外,形成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

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虚阳外越。

主要临床表现

“内真寒”的症象“外假热”的症象

(2)阳盛格阴(简称为“格阴”)

概念

是指阳热邪气极盛,深伏于里,以致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的一种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

阳热邪气盛极于里,阳气郁闭、不能外达于肢体。

主要临床表现

“内真热”的症象;“外假寒”的症象。

5.阴阳亡失

阴阳亡失,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大量亡失,导致阴阳即将离决、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它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种。

(1)亡阳

概念

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阳气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从而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成因

多由于急性病中邪气太盛,正不敌邪,以致阳气暴脱;或因为高热、大汗、大吐、大泻,或大出血,以致阳随阴泄而暴脱;或由阳虚发展而成:如素体阳虚,又因劳伤过度,阳气消耗过多;或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所致。

病机特点

阳气大量脱失,温煦、推动、兴奋、卫外等功能严重衰竭,阴寒内盛。

主要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恶寒踡卧、大汗淋漓(汗稀而凉)、心悸气喘、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严重虚寒的危象。

(2)亡阴

概念

机体的阴气大量亡失,阴气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从而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成因

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大量外泄,以致阴气严重耗伤;或大吐、大泻,或大出血等,使阴气随之大量丢失;或由阴虚发展而成:如慢性消耗性疾病,使阴气逐渐耗竭所致。

病机特点

阴气大量亡失,凉润、抑制、宁静、内守等功能衰竭,虚热内迫。

主要临床表现

烦燥不安、口渴欲饮、心悸气喘、手足尚温、大汗不止(汗热而粘)、舌红而干、脉数疾无力等躁动、干燥与向外脱逸而不能内守的危象。

(3)亡阴与亡阳之间的关系

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Tags:中医基础理论,医学院,教案,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