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院教案(第六课)

日期:2019-3-21 11:31 阅读: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

1.精虚

(1)概念:主要是指肾精(主要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

(2)病变脏腑:与肾、脾的关系最密切。

(3)肾精不足的形成原因及临床表现

(4)水谷之精不足的形成原因及临床表现

2.精的施泄失常

(1)失精

a.概念:是指生殖之精和水谷之精大量丢失的病理状态。

b.形成原因

c.主要病理表现

(2)精瘀

a.概念:是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的病理变化。

b.形成原因

c.主要临床表现

(二)气的失常

1.气虚

(1)概念:是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气的生成不足: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胃、肾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胃机能失调)等,均可导致气的生成不足而形成气虚。

气的耗损太过:如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均可导致气的耗损太过而形成气虚。

(3)主要临床表现:以神疲乏力,舌淡,脉虚为主症。

不同的气虚衰的病变,在主症的基础上,还见有各自功能低下的特征性症状。

(4)气虚和阴虚、阳虚的区别

2.气机失调

(1)气滞

概念:是指机体局部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成因:情志抑郁;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脏腑机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外邪入侵,阻遏气机;因气虚,推动无力而致气滞。

病理表现:以闷、胀、疼痛为共同的基本症状。

因气虚而气滞的,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因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排泄不畅,故气滞严重或日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

脏腑病位以肺、肝、脾胃为多见。举例说明肺气壅滞、肝气郁滞、脾胃气滞的主要症状。

(2)气逆

概念:是指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成因:多由于情志所伤(尤其是暴怒),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致气逆者。

脏腑病位: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举例说明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上逆的主要症状。

(3)气陷

概念:是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成因: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其与脾气不升的关系最为密切。多由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所导致。

病理变化

a. 上气不足(概念、主要临床表现)。

b. 中气下陷(概念、主要临床表现)。

(4) 气闭(即气机闭阻)

概念:是指气的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病理状态。

成因:多由于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阻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

常见类型: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所致的痰厥等等。

临床表现: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一般多可自行缓解,但也有因气闭不得恢复而导致死亡的。除了昏厥以外,随引起气闭的原因不同而伴有相应的症状。

(5)气脱

概念: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生命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成因:多由于邪气太盛,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或因大出血、大汗、大吐、大泻等,以致气随血、津外泄而突然脱失。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精神萎靡,呼吸微弱,目闭口开,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甚至神志不清等症。

气脱与亡阳、亡阴的异同

(三)血的失常

1.血虚

(1)概念: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2)成因

血的生成不足:如脾胃虚弱,或饮食营养不足,使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以致血的生成不足而形成血虚。血的耗损太过:如失血过多,或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均可导致血的耗损太过而形成血虚。

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3)主要临床表现:以面、唇、舌、眼睑、爪甲等淡白无华(即“贫血外观”),脉细无力为主症。

血虚时心、肝两脏的症状比较多见。举例说明心血虚证和肝血虚证的临床表现。

2.血运失常

血运失常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

(1)血瘀

概念: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不畅的病理状态。

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

(2)出血

概念:指血液逸出脉外的病理状态。

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

血寒与血热是导致血运失常的主要因素,前者多导致血瘀,后者多引起出血。

(3)血寒

概念:是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状态。

成因:多因外感寒邪或阳虚生寒,寒入血分所致。

临床表现:寒象和瘀象。

(4)血热

概念:是指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

成因:外感因素:如外感温邪、疠气,入于血分;或其它外感病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情志因素:如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或阴虚火旺,伤及血分;饮食因素:如嗜酒,或长期嗜食辛辣、燥热之物等,导致体内积热,入于血分。

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动血为其特征。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1、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

(1)精气两虚: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肾的精气亏虚。

(2)精血不足:以肝肾精血不足较为常见。

(3)气滞精瘀:最主要是指肝气郁滞,疏泄失司,导致精道瘀阻。

(4)血瘀精阻:是指瘀血内阻,导致精道瘀阻。

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气与血关系的失调

从气与血的生理关系入手,理解气与血关系的失调的主要病理类型。

气与血关系的失调主要包括: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和气血两虚(可自学)。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1.概念

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导致脏腑、孔窍、皮毛等失于滋润、濡养,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症状的病理状态。

2.成因

(1)生成不足:如饮类摄入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减弱等,可致津液生成不足。

(2)耗损太过:常见于三种情况:一是热邪伤津,如外感燥热之邪,或内生火热等,耗伤津液;二是津液丢失过多,如多汗、吐泻、多尿,以及大面积烧伤等,造成津液急性大量脱失;三是慢性疾病耗伤津液。

3.类型

(1)伤津(又称“津亏”)

伤津主要是丧失水分。

伤津常见于吐泻之后;此外,炎夏、高热、多汗、气候干燥的季节,也易引起伤津。

伤津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口、咽、唇、舌、鼻、眼、皮肤等干燥不润,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红、脉细数等。急性大量伤津的(称作“津脱”),可出现目陷(眼窝内陷)、螺瘪(十指螺纹瘪陷)、皮肤失去弹性、转筋,甚至可见啼哭无泪、无尿、精神萎顿、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微欲绝等危象。

(2)脱液

脱液是水分和精微物质共同丧失的一种复杂的病变。

脱液多见于热病的后期,或久病伤阴,或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等。

脱液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或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唇裂、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等。

4.伤津与脱液的区别和联系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1.津液的输布障碍

(1)概念

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转输和布散,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的病理状态。

(2)成因

主要由于肺气失于宣降、脾气失于健运、肾气的蒸化失司、肝气失于疏泄以及三焦水道不利等所致。

上述多种成因中,以脾气的运化功能障碍具有特殊意义。

2.津液的排泄障碍

(1)概念

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体内,发为水肿的病理状态。

(2)成因

主要由于肺气的宣发和肾气的蒸化功能减弱,尤其以肾气的蒸化功能失常起着主导作用。

3.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津液的排泄障碍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等病变。

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的具体内容可自学。*湿、水、饮、痰的区别与联系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主要包括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和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

五、内生“五邪”基本概念

内生“五邪”(又称内生“五气”),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在临床表现上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外邪致病相类似的五种病理变化;包括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内热)等;属于病机的范畴。

(二)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异同

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相同点是: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内湿和外湿,均可出现湿性重浊黏滞、阻遏气机、困阻阳气所致的身重困倦、胸脘痞闷、纳呆、舌苔厚腻等症状。

其不同点是:内生“五邪”由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主要由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失常而产生,属外感病的病因。内生“五邪”病机所反映的病证,多为里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所致的病证,多为表证、实证。

(三)内生“五邪”的病理类型

1.风气内动

(1)概念

风气内动(即“内风”,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升无制,出现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症状的病理状态。

(2)病机特点

主要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

(3)主要病机内容

肝阳化风

a.形成原因:多由于情志所伤(如情志抑郁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化风;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化风);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阴虚不能制阳,肝阳升动无制而化风。

b.临床表现:在肝阳上亢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动风”症状(轻的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甚至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严重的,则因血随气升而发猝然厥仆)。

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

a.形成原因: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火热邪气侵犯人体,燔灼肝经,使肝阳亢奋、升动无制而化风;并因火热邪气劫耗肝经津血,使筋脉失养而痉挛。

b.临床表现: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

阴虚风动

a.形成原因: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气大量亏损;或由于汗、吐、下以后,或由于久病耗伤,使阴气亏虚。

b.主要病机:津液枯竭,阴气大伤,筋脉失养而痉挛,而且阳气相对亢盛。

c.临床表现:筋挛肉瞤,手足蠕动,或口角颤动,并伴有低热起伏(以夜间为甚)、舌光少津、脉细数无力等症。

血虚生风

a.形成原因:多由于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所致。

b.主要病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导致虚风内动。

c.临床表现: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至手足拘挛不伸,并伴有“贫血外观”,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周期延后,或闭经等肝血虚证的症状。

内风的病机,主要有上述四种。此外,还有血燥生风:其病机是血少津枯,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或经脉气血失于和调而化风。血燥生风的临床表现,可见“生风”的症状,津枯失润的症状,或兼见虚热内生的症状。

*注意点:并非所有内风病证的病位皆在肝,如小儿慢脾风,其病机主要在于脾土虚败。

2.寒从中生

(1)概念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见“阴阳失调”中的“阳偏衰”。

(3)临床表现

见“阴阳失调”中的“阳偏衰”。

(4)内寒的病机

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

(5)内寒和外寒的区别与联系(难点)

3.湿浊内生

(1)概念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 ),是指由于脾气的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多因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所致。其中,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3)脏腑病位

主要在脾、肾。

(4)临床表现

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异。

(5)内湿与外湿的区别及联系

4.津伤化燥

(1)概念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滋润濡养,而出现干燥枯涩症状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多由于久病伤津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等导致津液亏少,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盛伤津等所致。

(3)脏腑病位

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4)临床表现

干燥枯涩的症状: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至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至龟裂,鼻干目涩少泪,大便燥结,小便短黄等。

虚热内生的症状:如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甚至光红无苔,脉细数等。

以肺燥为主的,突出地表现在肺燥失润、清肃失职的症状,如干咳,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至燥伤肺络而见咯血。以胃燥为主的,突出地表现在胃失濡润,受纳、腐熟功能失常,胃气失于和降、甚至上逆的症状,如胃脘隐痛、嘈杂,知饥但不欲食,或干呕、呃逆,舌光红无苔等。以肠燥为主的,突出地表现在肠道失润、传导不利的症状,如大便干结等。

5.火热内生

(1)概念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2)类型

实火的病机

a.阳气过盛化火(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即人体阳气病理性亢盛,机能实性亢奋。

b.邪郁化火:一是外感六淫病邪,在疾病过程中导致气机郁滞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和食积、虫积等,导致气机郁滞而化热化火。

c.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之火”):即由于情志刺激,造成气机郁结或亢逆而化热化火。

虚火的病机

即“阴虚火旺”:指阴气亏虚,导致阳气相对亢盛,虚热虚火内生。

第二节   疾病的传变

一、传变的基本概念及其形式

二、病位传变的概念、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掌握病位传变规律的临床意义

(一)表里出入

1.表与里的概念2.疾病表里传变的基本类型及其概念

(二)外感病传变

外感病病位传变的基本形式及其概念、适用的病种

(三)内伤病传变

内伤病病位传变的基本形式及其概念

三、病性转化包括的主要内容

(一)寒热转化的概念、主要形式,寒热病性转化的一般规律

(二)虚实转化的主要形式及其概念、机理

四、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预防的概念

预防(古代医家称之为“治未病”),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养生的概念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之意,是为了实现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保健活动的总称。

(三)养生与预防的关系

养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生与预防两者在理论上常相互交融,在使用上常互为补充,相互为用。

*注意点:预防与养生应加以区别。

二、预防的内容(重点)

(一)未病先防

1.概念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2.措施

(1)养生以增强正气

顺应自然养性调神护肾保精体魄锻炼调摄饮食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2)防止病邪侵害

避其邪气药物预防

(二)既病防变

1.概念

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2.措施

(1)早期诊治(2)防止传变

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

第二节  治则

(一)治则的概念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针灸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治法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1.概念

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于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

2.层次结构(难点)

治法具有层次性特点,随着层次性从高到低可分为治疗大法、治疗方法、治疗措施。治疗大法:是针对一类在某些方面具有大致相同病机的病证而确立的治法。其适应范围相对较广。如汗、吐、温、和、清、消、下、补、等八法。治疗方法:是在治疗大法限定范围之内,针对各具体病证所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如:辛温解表、镇肝熄风、健脾利湿等,它可以决定选择何种治疗措施。治疗措施(又称“治疗手段”):是在具体治疗方法指导下对病证进行治疗的具体技术、方式与途径,包括药治、针灸、按摩、导引、熏洗等等。

(三)治则和治法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1)概念不同(2)临床指导意义有别

2.联系

治则是指导治法的总原则;治法受一定治则的指导,是从属于一定治则的,是一定治则应用的具体体现。治则与治法的运用,体现出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四)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

1.治病求本的概念

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治病求本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治疗观中的体现。

2.治病求本的“本”的涵义

治病求本的“本”,是指疾病的病因病机。因病因病机是对疾病本质的抽象认识,是疾病本质的概括,故“求本”实际上就是辨清病因病机、确立证候。

“求本”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对外感性疾病,应着重于病因的辨析;对内伤性疾病,则注重于病机的辨析。注意点:“治病求本” 之“本”与“标本”之“本”应加以区别。

(五)治则的基本内容

包括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和三因制宜等。

一、正治与反治

二、(一)正治1.概念

正治(又称“逆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2.适用病证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3.主要内容

(1)寒者热之(即以热药治寒证):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

(2)热者寒之(即以寒药治热证):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

(3)虚则补之(即以补益药治虚证):是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治疗。

(4)实则泻之(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治疗。

(二)反治

1.概念

反治(又称“从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2.适用病证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

3.主要内容

(1)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的一种治则。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的一种治则。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的一种治则。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举例)。

(4)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泄症状的实证的一种治则。适用于因实邪内阻而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举例)。

(三)正治与反治的异同

二、治标与治本(一)中医学中标与本的概念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标本关系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

(二)治标与治本治则的临床应用

1.缓则治本

即指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必须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

2.急则治标

(1)主要是指标病急重,应当先治、急治其标病。出现“标急”的情况,主要有二:在疾病过程中出现急重、甚或危重症状(如高热、剧烈呕吐、剧烈疼痛、大出血、尿闭、抽搐、昏迷、虚脱等);卒病而病情非常严重时。

(2)在先病为本而后病为标的关系中,有时标病虽不危及,但若不先治将影响本病整个治疗方案的实施时,也当先治其标病(举例)。

3.标本兼治

即指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应当标本同时治疗。标本兼治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况:标本并重俱急的病证。标本均不太急的病证,为了提高疗效,也常标本兼治(举例)。

三、扶正与祛邪(一)扶正与祛邪的概念

1.扶正: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

2.祛邪:是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的一种治疗原则。

(二)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

扶正增强了正气,有助于机体祛除病邪,即所谓“扶正即所以祛邪”、“正胜邪自去”;祛邪则在邪气被祛除的同时,减免了对机体正气的侵害,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即所谓“祛邪即所以扶正”、“邪去正自安”。因此,扶正与祛邪两者是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

(三)扶正祛邪的运用

1.运用原则

(1)攻补应用合理:即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

(2)把握先后主次:即对虚实错杂证,应根据虚实的主次与缓急,来决定扶正祛邪运用的先后与主次;

(3)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2.具体运用方式

(1)单独运用

单用扶正:适用于虚证(包括真虚假实证)。具体运用时,应分清虚证的病位和病性(即分清虚证所在的脏腑经络等部位及其精气血津液阴阳中的何种虚衰),以便有针对性地治疗;还应掌握用药的峻缓量度(虚证一般宜缓补、平补,少用峻补,以免造成“虚不受补”的情况)。

单用祛邪:适用于实证(包括真实假虚证)。具体运用时,应辨清病邪的性质、强弱、所在病位,而采用相应的治法;还应注意中病即止,以免用药太过而伤正。

(2)同时运用(即攻补兼施):适用于虚实夹杂,不能单用扶正或单用祛邪的病证。在具体运用时,应根据正虚和邪实主次的不同,来决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

扶正为主,兼祛邪: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即虚中夹实证)。

祛邪为主,兼扶正: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即实中夹虚证)。

(3)先后运用:适用于虚实夹杂,但不允许扶正与祛邪同时合用的病证。通常有以下两种运用方式:

先扶正,后祛邪(又称为“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为主,不耐攻伐,兼用祛邪更伤正气的病证。举例。

先祛邪,后扶正(又称为“先攻后补”):适用于两种情况:a、以邪气盛为主,虽有正虚、但尚耐攻伐,兼用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举例。b、正虚不甚,邪势方张的病证。举例。

四、调整阴阳(一)损其有余

1.概念

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即“实则泻之”),是适用于人体阴或阳偏盛所致的实寒证或实热证的治则。

2.主要内容

(1)泻其阳盛:阳偏胜而阴未虚的实热证,应采用“热者寒之”的治则,用寒凉药物以清泻其偏盛之阳热。阳盛格阴所致的真热假寒证,应清泻阳热(即“寒因寒用”)。

(2)损其阴盛:阴偏胜而阳未虚的实寒证,应采用“寒者热之”的治则,用温热药物以温散其偏盛之阴寒。

注意点:单纯用“损其有余”治则治疗阴阳偏盛的病证时,必须在另一方没有明显虚损的情况下才能应用。如果其相对的一方已有明显虚损时,则应在“损其有余”的同时,兼以“补其不足”,此属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的范畴。如阳偏盛兼阴偏衰所致的实热兼阴亏证,应清泻阳热为主,兼以滋阴;阴偏盛兼阳偏衰所致的实寒兼阳虚证,应温散阴寒为主,兼以扶阳。

(二)补其不足

1.概念

补其不足(又称“补其偏衰”,即“虚则补之”),是适用于人体阴阳偏衰或阴阳互损所致病证的治则。

2.主要内容

(1)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阴虚、阳气相对亢盛、阴不制阳的虚热证,应滋阴以抑阳(又称为“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阴气相对亢盛、阳不制阴的虚寒证,应扶阳以抑阴(又称为“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上述滋阴以抑阳(“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扶阳以抑阴(“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相互制约原理制定的,故称为“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阴盛格阳所致的真寒假热证,应温阳散寒(即“热因热用”)。

(2)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难点)

对于阴阳偏衰所致的虚热证及虚寒证的治疗,明·张介宾还提出了阳中求阴与阴中求阳的治法。

阳中求阴,是指补阴时适当佐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其适用于虚热证的治疗。

阴中求阳,是指补阳时适当佐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其适用于虚寒证的治疗。

上述“阳中求阴”与“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用原理制定的,故称为“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3)阴阳并补

对阴阳互损所致的阴阳两虚证,应分清主次而阴阳并补:阴损及阳(阴虚为主兼阳虚)的证候,应滋阴为主,兼补阳;阳损及阴(阳虚为主兼阴虚)的证候,应补阳为主,兼滋阴。

(4)回阳救阴

适用于阴阳亡失的证候。亡阳证,应回阳以固脱;亡阴证,应救阴以固脱。由于亡阴和亡阳实际上都是一身之气的突然大量脱失,故治疗时要兼以峻剂补气,常用人参等药。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六、六、三因制宜(重点)

(一)因时制宜

1.概念

是指根据时令气候节律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

因时之“时”,一指自然界的时令气候特点,二指年、月、日的时间变化规律。

2.原理

因为年、月、季节、昼夜晨昏等时间因素,既可影响自然界不同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同时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带来一定影响;此外,人体在不同季节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治疗疾病必须做到因时制宜。

3.运用举例

(1)以季节言(举例)

(2)以月令言(举例)

(3)以昼夜言(举例)

(二)因地制宜

1.概念

是指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

2.原理

因为不同的地域,地势有高下,气候、水质、土质等各异,所以在不同地域长期生活的人们,其生活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与方式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体质,在患病时病理变化也各有特点。即使同一种病证,在不同地域也有其不同的病变特点。因此,治疗疾病就要做到因地制宜。

3.运用举例

(三)因人制宜

1.概念

是指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

2.原理

因为不同的患者,有其不同的个体特点,所以应根据其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的个体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则。
Tags:中医基础理论,医学院,教案,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