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外国历史故事《第八次》教案

日期:2019-3-11 13:00 阅读:

17.第八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斗争精神。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信心失败抵抗战斗招集动员侵略成功打仗受伤并且磨房(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一(

1

2)二(

3

4)三(

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一)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主人公是谁?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交流——热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英勇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

1、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不是)

2、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读第二小节)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唉声叹气什么意思?——

1)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2)看图听读思考: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心?

1)默读第三、四小节。思考:

A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出示三句话反复朗读体会:

 [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网破了,丝断了”?(师小结:作者用词准确、有序,先后是不可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准确、有序、不可颠倒呢?

C、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讨论: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感动极了”)

4)王子为什么感动?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猛得跳起来”、“喊道”)

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

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写什么呢?

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示。(有志者事竟成)

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磨几

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教学反思:

18.卧薪尝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

道理。

教学重、难点:会用“建议”造句。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讲述故事

1、板书课题:卧薪尝胆。领读课题简介“卧薪尝胆”的故事。

2、从刚才讲的故事里,谁已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卧”、“薪”的意思?(卧:睡。薪:柴草)“尝”呢?(用舌头添一添或吃一点儿试试。)

二、初读指导。

1、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

3)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3、本课生字词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理解生

字词的意思。

4、出示生字:吴勾践示谋臣免患议

1)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办法请提出来!

2)如有学生提出“谋”是“”和“某”,“践”是“足”字旁加

上“线”的右半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能主动识字。

3)“臣”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

后一笔是竖折。

5、写字指导。

1)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

2)践,左右结构,要写的紧凑。

3)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后一笔竖弯勾,弯勾

部分要向外延伸。

4)用钢笔描红。

三、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吴国谋臣后患免除勾践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几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

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越王“卧薪尝胆”的有关句子。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

先尝尝它的苦味……)

1)指名读:“晚上,总要……尝尝它的苦味。”

2)找出句子能解释“卧”、“薪”、“尝”、“胆”四个字的词语。

(“卧”,睡;“薪”,柴草,“尝”,尝尝;“胆”,苦胆)

3)越王为什么要卧薪尝胆?通过“白天”、“晚上”、“每顿饭

前”理解“时刻不忘”。理解“总要”,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

天,而是一贯这样做。(板书:卧薪尝胆)

4)“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

以后所受到的耻辱)过渡:他所受到的耻辱指的是什么?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复述。

(抓住越国打了败仗之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写越王勾践受屈辱的句子画出。

(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来推磨,受尽

屈辱整整干了三年)

3)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没有详细

写,只选了穿、住、做三个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

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

化是何等的大!

5)怎么理解“受尽了屈辱”?(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时间

长:三年)

4、“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

1)齐读第五自然段。(越国转弱为强,终于灭掉了吴国)

2)体会“终于”的用法: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到最后取得成功或胜

利,用“终于”。不能突如其来地使用它。(板书:转弱为强灭掉)

5、漫谈: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法。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3、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夫人 只好 推磨 当奴仆 要求 夫差 一只 磨难 上当 总要

2、简要说说“臣薪尝胆”的意思。

二、练习讲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两千多年前长江下游);

2)会稽战败求和(越王表示愿当奴仆吴王答应勾践要求);

3)勾践受尽屈辱(穿住做三年);

4)勾践卧薪尝胆(白天晚上睡在挂苦胆尝);

5)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相机指点。

三、质疑问难

1)“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

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是怎么一回事?

2)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讲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出的是什么奇

兵?

对上述问题,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启发学生课外读《史记》(白话

本),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详细经过。

四、指导造句

1、找出课文中的原句: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2、理解“建议”的意思。

3、继续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教学反思:

19.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句中“坐”和“泊”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山行》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 

(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

 

《枫桥夜泊》

一、质疑导入: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了解课文大意

1、解释题目。

2、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四、感受画面

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分析课文,丰富认识

1、本诗包括题目仅

32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2、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

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

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来?

眠是什么意思?

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

,你是怎么理解的?

3、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

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

河边孤单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

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 

4、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六、情境创设,加深理解

这船家可是个热心人

,一大早就来叫张继了:张公子,张公子,起床了吗?哟,看你眼睛通红通红的,怎么?昨晚没睡好?你没睡好,那你在做什么?   诗人经历过了无数个夜晚,但是这个夜晚却与众不同,在诗人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七、自由背诵本诗。

 

教学反思:

                                 习作六

教学目标:1、看清两幅图画,弄清习作要求。

1、交流掉牙的故事,有顺序写下来。

教学过程:展示例文

 我上面门牙右边的一颗牙齿已经有点会动了。妈妈说:“我们去医院把这颗牙齿拔了吧?”因为我很害怕,所以连忙说:“不要,不要,我们还是自己拔吧!我会每天掰一掰它,让它快点掉下来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想到的时候就会去掰掰牙齿。可是,这颗牙齿一点也没动静。我想起以前班上有一个同学啃苹果的时候把牙齿给啃掉了。我想我也这样试试吧!我先拿了一个很硬的桃子,可是,桃子都啃完了,这牙齿还是老样子。我又拿来一个苹果啃了一会儿,牙齿就是不掉下来。这颗牙齿真是顽固啊! 过了几天,妈妈说:“还是我来帮你拔吧?”我说:“不要,不要。还是我自己拔吧。”我掰了好久,可是这颗顽固的牙齿就是不掉来。真急人呀! 最后,妈妈说:“你的牙齿马上就会掉了,让我来帮你下吧!”我只好说:“好吧!”妈妈拿来一根绳子,把我的那颗牙齿绑了起来。还没开始,我就哭得一塌糊涂了,不知什么时候,我的这颗牙齿就掉了。一点都不痛,都害得我白白哭了一场。好了,这颗超级顽固的牙齿总算拔掉了!

1、交流说一说有条理写下来

2、看图想象写下来

练习六

教学要求:1、知道脸谱。

2、积累运用八个成语:

教学过程:1、脸谱:黑色代表——忠勇,红色代表——正直,白色——奸诈

典型人物:黑脸——

忠勇——

包拯、李逵、孟良、焦赞、程咬金、项羽。

 红脸——正直——关羽、姜维、

白脸——奸诈——曹操、秦桧

猴脸——多变——孙悟空

 

掀起的“掀”有两种解释,(1)使遮挡覆盖的东西向上离开

(2)指翻腾、翻动

那么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稳重的意思是第一种解释。

1、引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再不收目录找到要查的字的部首。

(2)数一数这个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在检字表里查这个字在哪一页

(3)在检字表表里查找到在字典里的那一页

2、写字有方

(1)观察上下结构的字有什么不同,上寨长、下宽扁了解书写要点

(2)上下中心对正临写要入格入体

5积累运用: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奋发图强、救亡图存、

卧薪尝胆、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

Tags:外国,历史故事,第八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