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期:2019-3-11 12:59 阅读:

25.大作家的小老师

1、出示课题,读后你有什么想说的?(生质疑--师归纳本课的研究重点问题)2、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办法解决所提的问题。

3、交流讨论: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你还知道了关于本课哪些问题?

4、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神态等,丰富对课文内涵的感悟。

5、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自读感悟,感情读品味。

  (1)积累运用: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2)你理解这句话吗?在生活中你会对谁说这句话?为什么? 

  (3)积累运用:三人行,必有我师。

  (4)你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在生活中你觉得谁也会是你的老师?请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一本本生动的书籍也是我的老师,因为从书中我可以了解到许多知识。

  生:我觉得大自然也是我的老师,因为通过观察各种云雷雨电,各种花草树木,就会知道世界是多么奇妙。

  生:我觉得爸爸、妈妈和一些亲人也是我的老师,从他们那儿我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生:我认为有些小动物也是我的小老师,因为它们的行动让我知道大家应该做好朋友才是最好的。

  生: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也是我喜爱的老师,因为它上面的好知识是那么得令人想看看。

  生:我们的电脑也是一位好老师,在网上也能了解到一些更新更广的知识。

  生:有时我觉得某些人的优秀表现也是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什么才是好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6、小结:是呀,生活中的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你细心去寻找、去发现,你一定会从各种老师身上学到更多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而你必将也会成会生活的一位优秀的"小老师"。

《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反思

执教了这一课,在教学中为了弥补习作二中的遗憾,我在这一课中,抓住了文中对小姑娘外貌描写的句子,首先在学生读了描写小姑娘外貌句子后,请他们说说自己感受到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然后指导了写外貌反映人物个性的方法:从整体入手,再抓住引人注意的细节,最后加上自己对他的整体评价。这样写一个人的外貌就会真实、形象、具体。

关于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一点想法:

我们在教学中都很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样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使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

在本课中,我也请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对课文萧伯纳说的话的理解。学生们都只能说到,要谦虚。我想这就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他达不到明了人与人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个层次上来。本来我想教师可以站得高一些,这样指导学生即使不明了这些道理,也没有关系。但是,我总觉的不吐不快。最终还是自说自话的将这个内容说了出来。看见学生的一脸茫然,真是心生悔意。作为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握好课堂的深度,而不是一味将自己的理解端出来。

26.菩 萨 兵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 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 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课文 

1. 自学生字词。 (1)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 

(2) 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 齐读词语。 

(4)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 

3. 各自轻声读课文一遍。 4.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 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读讲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 2. 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 指名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 指名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用钢笔描红。 3. 完成课文后第三题。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读讲第2~5自然段 

1. 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 2. 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三、读讲第6、7自然段。 

1. 自由读。 2. 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 指名说说所画词语。 4. 指名读“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 指名说说这两段讲什么。 四、读讲第8、9自然段 

1. 自由读。 2. 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3. 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4. 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 自由朗读全文。 2. 说说藏胞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 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六、作业 

1. 朗读全文。 2. 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附板书: 

26.菩 萨 兵

朱德: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藏民:躲 跑 返回 流泪 

课后反思:

《菩萨兵》

    本以为这节课不会有多少孩子喜欢,但是在教学时,发现恰恰不是这样。孩子们还是很有兴趣的。本课我放弃针对课题提问的环节,因为孩子们只要是预习了的,就会对课文有些了解,而针对课题提问,问题都较浅显。因此,在孩子们初读课文后,我指导孩子们针对课文内容提问,指导他们在矛盾中发现疑问,在标点中找到疑问。因此孩子们提出了1、藏民的生活和红军无关,为什么朱德很着急?2、书上说的“糟蹋怕了”,这里的“糟蹋”指的是什么?3.“开花、结果……”后面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4、为什么说朱德是菩萨司令,红军是菩萨兵?

针对问题,学生读书,第一段中补充背景资料,抓住“急”来读,怎么急?为什么急?学生自读2-5段,明白急的两个原因,一、山上受不了。质疑:受不了什么?

生1没有粮食。生2生病没有办法治。生3有野兽。生4山上寒冷……学生在猜测中明白了朱德的当心,与人物进行了心灵的沟通。二耕地没人种。有学生插嘴说今年不种明年种呗,我指导学生在读书,通过“节气不饶人”理解了春耕的重要。当学生联系自己看电视和看书了解的知识,知道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对藏民的欺侮,有联系感激的流泪,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敢回来?学生在阅读7、8段中了解了原由,最后感情自然提升到流泪说着“……菩萨一样的兵……”。

课尾拓展:朱德和藏胞们各说了什么?试着在小组中演演。

 

 

27.孙中山破陋习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会默读,讲述故事。

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

孙中山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吗?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习惯势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他的这方面的故事的。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27.孙中山破陋习

解释课题:

出示孙中山先生像。

简介孙中山。

陋习: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

三、初读指导

学习生字词。

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会读生字。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闲废除缠足痛苦

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

孙中山挑柴罪缠足空闲

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缠足废除

读生字词。

四、写字指导:

指导要点:

孙:偏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闲:外部的门各笔之间均不连笔。

缠:右部上端不能少写一点。

各人用钢笔描红。

五、布置作业:

读、抄词语。

练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用那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试着从事前、事件经过、事后这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指名读课文。

指名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分部分讲读。

第一部分(第

1自然段)

指名读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你们看,孙中山的姐姐事怎样的一个女孩儿?(能干、活泼的女孩子)

小结:

第一部分主要讲孙中山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

齐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

2

8自然段)

指名读。

这七个自然段讲的事一件什么事?(讲的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事)

这件事事怎么发生的?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痛苦、流泪)想象一下当时的境界。

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请比较下面两句话。

出示: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给姐姐缠足。

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那一句好,为什么?

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

分析图片。

画面上哪两个人?屋子里坐着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面站着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情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图意。

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觉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请齐读第3

4自然段。

从第三自然段看,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

?(姐姐受罪、不能干活)

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

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么做,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这么同妈妈争辩的?有用吗?

齐读第

5

6

7三个自然段。

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么样?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么样?请齐读第8自然段。

结果姐姐变得这么样了?

小结:

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事。

齐读第二部分。

三、布置作业:

读课文,练习讲述整个故事。

复习。

                    第三课时

一、讲述课文第三部分(第

7自然段)

指名读。

辛亥革命成功是这么回事?(教师介绍:辛亥革命)

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了孙中山怎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

看书上的插图。

教师讲述: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劳伟大。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铜像。

小结。

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

齐读第3部分。

二、总结:

这篇文章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看到姐姐被缠足带来的痛苦,在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的事,表现了他对封建势力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三、作业:

默读全文:练习讲说这个故事。

指名说这个故事,师生评议。

同座二人练习。

习作八

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初步学会观察的方法,把观察到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2、安习作要求,自己拟定一个题目,学习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的方法,把这个活动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通过观察“木头人”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游戏规则。

3、学习例文(1)读例文读通顺例文,读懂例文

(1)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2)两篇例文有什么不同

4、游戏体验(1)复习游戏规则

(2)交流游戏时的观察方法,注意看、听。

(2)学生游戏

5、回忆交流

当老师背过身去时,你看到了什么?当说了“木头人”时整个班级是怎样的?哪些同学的表情姿势最有意思?

6、完成习作

练习八

教学要求

1、以跟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

3、写好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字钢笔字。

4、说说写写——请假条。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钩”。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教学第一部分。

录像显示:岳飞墓和对联。

学生查字典。

指名说所查找的答案。

教学第二部分。

请学生说说查找到的资料的内容及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取的。

再指名读对联,说说感受。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教学第一部分。

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小组合作学习,大体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

练习:自由朗读,同桌练习背诵。

反馈:集体齐背,指名读。

教学第二部分。

请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教师范读,请学生边听边想诗意。

教师结合插图说:古诗《梅花》生动地描写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里独自开放的情景,赞扬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坚强品质。

练习:学生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境,边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练习背诵。

反馈。

小组检查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有一定的语调,读出古诗的韵味,注意停顿和节奏。读得不正确随时纠正,好的予以表扬。

小组汇报朗读。自由熟读,背诵。

指名背诵,表扬当堂背诵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认识要写的字。提问:它们分别是什么结构的字?

如何才能写好它们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小建议”吧:包围的外框不要写得太满。

指导观察: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强调:里面部分不要写得太大或太小。左右的空间、上下的空间要基本相等)

学生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方法和坐姿,巡视指导。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刚刚练写了钢笔字,我们再来学写毛笔字。今天我们学习“钩”的写法。指导:钩有“横钩”和“竖钩”。

教师书写横钩,指导运笔方法:左低右高宜稍长,至“钩”处向左下钩出。

学生练习书写横钩。

教师书写竖钩,指导运笔方法。

在竖中线居高处起笔,运笔方法同“竖”,下行至“钩”处微向左下挫笔,再提笔锋向上缩笔,得势后快速向左上钩出,出钩宜短。

学生练习书写竖钩。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说说写写

审题揭示说说写写的题目:请假条。

帮助学生弄懂本次说说写写的要求:学写请假条,知道请假条的格式,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写请假条。

指导。

请学生默读课本上的要关内容,边读边想谢哲平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请假条。

指名说。归纳出请假条的格式。

小组合作学习:自学谢哲平写的请假条,然后讨论出请假条的格式。

汇报,教师总结。

写请假条要注意格式规范: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请假条”。正文部分的第一行顶格写上自己对收请假条人的称呼;自第二行空起开始写请假的原因及要请多长时间:在请假条的右下角要署上请假人的姓名,在下面的一行要写清楚写请假条的时间。

想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形需要写请假条。

练习。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请学生练写。

学生写,教师巡视,注意指导。

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习作展出,请学生相互评价,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熟悉请假条的格式和写法。

1、鱼水情深、血肉相连、心心相印、息息相关、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二、总结。

 

 

 

 

 

 

 

 

 

 

 

 

Tags:大作家,老师,教学设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