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了解“串”字的演变过程。 2.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理解课文,体验人和动物的和谐,亲近美好的自然和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2.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你们看看他是谁? 生:《咏鹅》 生:齐读《咏鹅》 师:这是一首——古诗。 师:指着“诗”,这个字你认识吗?一起读。 师写拼音。问: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唐诗。《唐诗三百首》 师:对,就是这个诗。在我们的校本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文辞优美的古诗,他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谁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啊。 生背诵古诗《江雪》或《所见》。 评价:太棒了!你就是一位小小朗诵家啊!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节课是谁来写诗了呢?(播放视频:下雨)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下雨了,小青蛙最高兴了,一高兴,它就要唱歌作诗了。 青蛙说:“我要写诗啦!” 青蛙(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请认真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边写边讲解(“写和诗”) 师:看到题目,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你们帮老师解答一下。这里说,青蛙写诗 这个“写”字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生:写字。 师:我们来看这个“写”字,上下结构,上面是我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部首叫做“秃宝盖”。(就是我们原来学的宝盖头去掉了一个点,变秃了,就成了秃宝盖。)下面一个与字。 师:青蛙会写字吗?能像我们一样用笔吗? 生:不能! 师:那这里面“写”是什么意思呢? 生:做诗。创作。(编造) 师:那你能用这个意思再组一个词吗? 生:写歌 写作… 师:太棒了!这里就是说 小青蛙自己创作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青蛙写的诗什么样呢?想看吗?(出示课件: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师: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练习读。 师:谁愿意把青蛙写的诗读给大家听? 生:读。(呱gua)强调字音 师:你们觉得青蛙写的诗怎么样? 生:就只有一个字。 师:最初,小青蛙对自己的诗也不满意,幸好,池塘里的好朋友们帮助了它,它的诗就不一样了。我们快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完整的第五小节。) 生:试着读一读。 师:这次觉得怎么样? 生:我发现有了好朋友的帮助,它的诗好听了。也好读了。读起来不累了。 二、新授:创设情境,随文识字,感悟课文 (一) 师:它的好朋友都是谁呢?它们帮了什么忙?想知道吗?听老师来读课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字音。 师:同学们听得真入神,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 师:青蛙的好朋友都有谁呢? 生:有小蝌蚪,水泡泡,荷叶上的一串水珠。 师:我们先请出它的第一个好朋友吧。(板书:小蝌蚪)你能拼读这个词吗? 生:k du 师:他帮了什么忙? 生:他能当个小逗号。 师:为什么它能当小逗号?(课件演示) 生:小蝌蚪圆圆的脑袋,黑黑的身子,长长的尾巴,跟小逗号长的很像! 师:为什么它能当小逗号? 生:小蝌蚪圆圆的脑袋,黑黑的身子,长长的尾巴,跟小逗号长的很像! 师:你们看!他们摇着尾巴游来了。。。。。。 (二) 师:一场雨过后,荷叶上的水泡泡按耐不住了,你们看,他们帮了青蛙什么忙? 生:他能当个小句号。 师:这圆圆的水泡泡放在青蛙的诗里就成了句号。 (三) 师:青蛙这位大诗人的诗可不止一句,所以就得请一串水珠来帮忙,快来听听他们说什么呢。 生:“我们可以当个省略号” 师:对比前面逗号和句号,省略号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呀? 生:他们说的是“我们”。 师:没错!你听的太认真了?先理解“一串” 原来省略号是由六个点组成的。 三、写字 师:有了这些小伙伴们的帮忙,青蛙的诗就有节奏有韵律啦,我们再一起读一读。(齐读最后一小节) 正是有了这一个逗号和省略号们,才让青蛙的诗变得丰富起来,那就让我们学一学这两个表示数量的字吧。 “个” 撇高捺低人字头 捺脚要在中间收 一竖写在人下头 竖中线上稳稳走 “们” 小撇长竖单立人 右面倚着一扇门 小点竖中线上枕 你们我们和他们 师:指导书写(规范双姿) 四、活动:拓展延伸,引发思考 “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课下请同学们想一想,小青蛙究竟要和大家说什么? 五、作业 将青蛙写诗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小蝌蚪 Tags:青蛙写诗,教案,教学设计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