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教案风采——《牛顿第一定律》

日期:2019-3-11 11:53 阅读:

牛顿第一定律  1.创设情景、新课引入 (1) 引导学生看两张来自生活的图片(多媒体投影): 警察叫司机系安全带,为什么 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他凭什么有这种胆识去飞越气势磅礴的黄河呢? (2)演示一个惯性现象的小实验:用棒敲打叠放的象棋子。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起学生探求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为惯性的学习打下伏笔。 2.历史回顾 我们知道,原来我们的代步工具都是马拉着车对不对。马拉车,车就动。马停止拉车,车就停。然后有一天亚里士多德看见了,经过思考他得出一个结论。 两种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在得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后) 设问:同学们认为这个观点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2.伽俐略的观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他为此做了个实验 设问: 介绍伽俐略创造的“侦察”方法:理想斜面 这个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伽俐略注意到,当一个小球沿斜面下滚时速度会增加,小球沿斜面上滚时时速度会减小,并且总是到达和出发点几乎一样的高度。他由此猜想,当小球沿水平面滚动时,那么小球永远无法到达原本的高度,那么它将永远运动下去。实际上他发现,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伽俐略认为:这是由于摩擦阻力的缘故,他推理:若没有摩擦力,球将永远滚下去。 (1)实验演示理想斜面实验整个过程。(说明:主要是为了理解伽俐略的思想) (2)再用视频动画演示理想斜面实验 通过对理想斜面实验的演示,说明物理研究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必要性,同时也展示了物理研究思想的美妙和逻辑的力量。(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绝对光滑的斜面,所以这个实验是个“理想实验”。) 尽管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光滑的平面。但可以创造比较光滑的平面去证明伽俐略的想法: 实验:气垫导轨上物体近匀速的运动 3.与伽俐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俐略观点,他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他支持了伽利略力不是物体的运动的观点,并且还强调没有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他还认为,这应该要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是人类整个自然界的基础。 强调笛卡儿对伽俐略观点的提升与补充,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3.定律的学习、理解 在伽俐略和笛卡儿的正确结论隔了一代人后,由牛顿总结成整个牛顿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物理学的基石。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特质,我们把这个特质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惯性的理解中为什么惯性与速度无关? 如:一铅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乒乓球以极快的速度撞向铅球,结果是铅球几乎不动,而乒乓球被很快的弹开,并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如果是运动的铅球撞到静止的乒乓球,结果是乒乓球被弹开,但铅球几乎不减速。由此可见,物体保持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由质量决定的,与它运动的速度无关。这样的例子生活中太多了。

Tags:教案,风采,牛顿第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