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我与地坛》教案设计

日期:2019-3-11 11:50 阅读:

《我与地坛》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了解作者在身体残疾后从地坛得到的对生命的启示。

2.  体味散文结构语言与形式美,感悟作者对生命理性的思考。

3.  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呼吁对母亲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  由景入情,体会作者对生命超脱的认识。

2.  本文采用的修辞手法与景物描写渲染方法,培养正确的生死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提起北京,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名胜古迹是什么?好,我听见有人说了“地坛”,讲到地坛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古时那浩浩汤汤的祭祀大典,古树群落,宏伟楼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再盛大的景色也会由荣转衰,到了史铁生的笔下则是“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众所周知,史铁生是身残志坚的代表,在21岁时失去了双腿,却仍奋力于坍塌世界中站起,创作出《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一系列优秀的代表作。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史铁生与地坛的故事里,一起学习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

(二)板书课题、作者。

(三)让同学略读选文并分析课文划分层次。

分成两大部分,我与地坛、我与母亲。(板书:我、地坛、母亲)

(四)再次让学生精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作者在地坛思考了哪些问题以及有何收获?第二部分重点在写母亲,那么分析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以及这样写的缘由?

(1)

首先,思考“我”与地坛的“宿命之缘”源于何处,这就需要思考北京作为文化古城,它的好去处很多,史铁生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地坛作为他的精神寄托之所呢?

我们需要看到当时的史铁生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双腿残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板书:状态、颓废。)而在史铁生的第一眼,地坛更是一副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的模样。(板书:荒芜。)这是文化古迹踏过历史的尘嚣所遗留的苍凉感,而史铁生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遭受到人生重大的打击在某种程度上与地坛繁荣衰落的命运轨迹相契合,这其中所体现的便是种惺惺相惜、同命相连之情。这也是两者的“宿命之缘”,正如文中所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在这里我们需要衍生出一个问题,作者说地坛“荒芜却不衰败”,它的不衰败又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具体体现在哪里?(学生)

第五段,蜂儿、蚂蚁、瓢虫、露水、草木。

总结:它是史铁生内心挣扎的形象表达。时而稳定,时而不耐,过去、现实与思想交织,然尽管内心飘摇不定,地坛最终还是给了史铁生内心的平静。因为只有内心平静了,他才可能关注那些纤细卑微弱小的生命,也才能产生美妙的天籁之音。

那么现在,综合上述内容,请同学来总结“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学生总结)

第一:荒芜清冷的地坛与作者的经历相似,给他感悟审视人生的机会,从而激发了作者的生死观。第二:地坛的环境人少安静,符合作者当时心境的需要,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及以后。

(2)

故而,在这种风景的院子里,最容易展开对人生的思考,加上史铁生此时面对的困境,你认为作者坐在此处都思考了哪些问题呢?给大家些提示,从课文的第六、七段来找关键句进行分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一、 身体残疾是否代表着生命的终结?(死,应该顺其自然)

二、 我为什么要出生?(无需思考)

三、 今后的生活该怎样继续?(地坛诉说)

“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坦荡自如。”

体现了一种淡然自若,却坚韧不拔,勇于拼搏,努力向上的生机之景。

(3)

作为一篇散文,景物描写是一大特色,在文章第一部分,作者运用了大量景物描写,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又起到了何种作用?

第一,“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衬托作者心境,凄清寂寥,失魂落魄;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史铁生以观察景物去领悟人生,从而得出这也是一种永恒。

(4)

史铁生在走出人生困境的过程中其间浸润了太多艰辛的血和泪,但是有一个人一直陪伴他左右,承受更多倍难言煎熬的,那就是母亲。

文章第二部分重点在写母亲,对于“母爱”主题的拓展,“母亲”这一形象的塑造,突出的是“母亲”对我无言的爱。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分析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以及这样写的缘由?

诚然可见,文章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下文便通过回忆接着写“我”为母亲准备的“难题”。

是怎同样的五个难题?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体现了母亲疼爱儿子担心儿子,想问却又怕会触碰到儿子的伤口、想关心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的复杂的矛盾心理;整日处于诚惶诚恐的两难煎熬中。

而在期间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当年的不懂事,等到现在欲再一次向母亲道歉却没有机会了,这是痛彻心肺的悔恨,亦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情感的流露,从不停的反复中足以让文章更加动人,更加自然。

 

总结:

学习完《我与地坛》这篇文章,让我们正视生命的客观存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能够热爱我们的母亲,珍爱我们的拥有。怀抱如地坛和母亲那样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宽容广博的胸襟,坚强坚忍的耐力,不怨天尤人的心态。

 

课后作业:学完这篇课文,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爱,同样能深切体会母亲对儿子那份苦心。那么,回忆母亲为自己做过的事,对自己说过的话,体会母亲深厚的爱。以“设想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反思:

这篇课文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体会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关系”。

在学法上,通过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分别划分并熟悉两个部分的内容。力求准确把握每部分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在教法上,教师需提出问题,耐心引导学生解答,适当点拨,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到批文入情的点,结合作者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体会关键词句的色彩情味,把握情景交融、心物交契的结合点,弄明白散文的构架,参照文中的议论抒情句,透视作者的心灵历程和人生感悟。

Tags:我与地坛,教案,设计